怎樣帶孩子看中醫
當您需要帶孩子請中醫診治時,應該積極配合,協助大夫盡快在檢查過程中,得出準確的診斷,以便合理用藥,這是治療的關鍵。
中醫診斷是依靠四診即望診、聞診、問診、切診來檢查病情。對于家長,應注意哪些事情,才能配合好大夫的檢查工作呢?
望診 由于嬰幼兒不會說話,即使較大兒童往往也不能正確敘述病情,況且寸口脈短小,就診時又多不能與醫生很好合作,哭鬧亂動而影響脈息,因此望診就顯得尤為重要。歷代中醫兒科醫家都把望診列為首位,認為小兒病于內,必形于外。因此可以通過望神色、苗竅、指紋、二便等,來診察內臟的疾病。
1.望神色:就是觀察面部的神態與顏色,家長應盡量讓患兒面部神態、顏色保持自然。就診前要盡量安撫病兒,緩解病兒的緊張心理,力求使孩子在平靜狀態下就診;就診前不要給孩子化妝,如給孩子搽紅臉蛋、紅嘴唇、染指甲等,這些都會遮蓋患兒面部的本色,不利于病情檢查。
2.審苗竅:包括察望目、舌、口、鼻、耳、前后陰。中醫望舌,要看舌苔與舌質。在病兒就診前,不要給孩子吃過熱、過冷和有顏色的食物及飲料。
3.辨斑疹:小兒許多疾病均可發疹。病兒就診前,家長需看看周身有無出疹,就醫前最好給孩子穿松軟、易解、好脫的衣褲,便于醫生檢查。
4.查指紋:中醫對3歲以下小兒進行檢查時,都要看指紋顏色變化。孩子就醫前,要把小手洗凈,候診時要保持小手干凈。
5.察二便:孩子大小便的變化對疾病診斷有一定意義,尤其是腹瀉的病孩,來看病時,家長要帶一份新鮮的大便,給醫生看看,并便于做化驗檢查。若發現尿有不正常時,就需帶一瓶清早的第一次尿,化驗檢查。
聞診 就是聽聲音、聞味道來判斷疾病的性質。聽聲音,包括小兒咳嗽、啼哭、語言等;聞氣味,除醫生能感觸聞到的氣味外,還要家長配合口中氣味、大小便氣味等,以提供醫生參考。
問診 兒科問診往往要家長代述,這就要求家長對病兒情況全面了解:
1.病孩的準確年齡。
2.病孩的畏寒、發燒情況,包括體溫高低、發燒時間長短等。
3.病孩出汗的情況,白天出汗還是夜間出汗,出汗后退燒還是不退。
4.有無頭痛、頭暈、肢體痛。
5.大小便情況:主要是病孩的二便次數、形態(干、稀)、顏色、量之多少。
6.飲食情況:食欲狀況、飲水情況、有無特殊嗜異等。
7.睡眠情況:安靜、多夢、驚叫、哭鬧、咬牙等。
8.病兒的生產史(是否足月、順產、難產及出生情況)、病兒的喂養史(包括喂養方式和輔食添加情況)及生長發育史(包括體格、智力發育及學習情況等),也要盡量闡述清楚。
中醫診斷是依靠四診即望診、聞診、問診、切診來檢查病情。對于家長,應注意哪些事情,才能配合好大夫的檢查工作呢?
望診 由于嬰幼兒不會說話,即使較大兒童往往也不能正確敘述病情,況且寸口脈短小,就診時又多不能與醫生很好合作,哭鬧亂動而影響脈息,因此望診就顯得尤為重要。歷代中醫兒科醫家都把望診列為首位,認為小兒病于內,必形于外。因此可以通過望神色、苗竅、指紋、二便等,來診察內臟的疾病。
1.望神色:就是觀察面部的神態與顏色,家長應盡量讓患兒面部神態、顏色保持自然。就診前要盡量安撫病兒,緩解病兒的緊張心理,力求使孩子在平靜狀態下就診;就診前不要給孩子化妝,如給孩子搽紅臉蛋、紅嘴唇、染指甲等,這些都會遮蓋患兒面部的本色,不利于病情檢查。
2.審苗竅:包括察望目、舌、口、鼻、耳、前后陰。中醫望舌,要看舌苔與舌質。在病兒就診前,不要給孩子吃過熱、過冷和有顏色的食物及飲料。
3.辨斑疹:小兒許多疾病均可發疹。病兒就診前,家長需看看周身有無出疹,就醫前最好給孩子穿松軟、易解、好脫的衣褲,便于醫生檢查。
4.查指紋:中醫對3歲以下小兒進行檢查時,都要看指紋顏色變化。孩子就醫前,要把小手洗凈,候診時要保持小手干凈。
5.察二便:孩子大小便的變化對疾病診斷有一定意義,尤其是腹瀉的病孩,來看病時,家長要帶一份新鮮的大便,給醫生看看,并便于做化驗檢查。若發現尿有不正常時,就需帶一瓶清早的第一次尿,化驗檢查。
聞診 就是聽聲音、聞味道來判斷疾病的性質。聽聲音,包括小兒咳嗽、啼哭、語言等;聞氣味,除醫生能感觸聞到的氣味外,還要家長配合口中氣味、大小便氣味等,以提供醫生參考。
問診 兒科問診往往要家長代述,這就要求家長對病兒情況全面了解:
1.病孩的準確年齡。
2.病孩的畏寒、發燒情況,包括體溫高低、發燒時間長短等。
3.病孩出汗的情況,白天出汗還是夜間出汗,出汗后退燒還是不退。
4.有無頭痛、頭暈、肢體痛。
5.大小便情況:主要是病孩的二便次數、形態(干、稀)、顏色、量之多少。
6.飲食情況:食欲狀況、飲水情況、有無特殊嗜異等。
7.睡眠情況:安靜、多夢、驚叫、哭鬧、咬牙等。
8.病兒的生產史(是否足月、順產、難產及出生情況)、病兒的喂養史(包括喂養方式和輔食添加情況)及生長發育史(包括體格、智力發育及學習情況等),也要盡量闡述清楚。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