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疫苗六問
我自 6 月初來居住在山間, 邊拍打著蚊子邊對妻報怨怎么搬來這么高的地方,每每才打開門稍不留神就見飛進一堆蚊、蠅的。打開報紙,赫然斗大的字寫著「當心日本腦炎流行,又是小標題衛署偵測屏東縣豬只抗體陽性率起過 50% 出生滿 15 月幼兒應接種第一劑。妻也跟著緊張起來了,不解地問道:最近怎么一回事,又是腸病毒,又是日本腦炎還有小兒麻痹疫苗的問題都上報了?其實日本腦炎幾乎在每年夏年都有病例的報導,腸病毒和小兒麻痹疫苗的話題在這幾年也都有報續過。只不過是你今年初為人母,特別留意到罷了。我回道。日本腦炎主要是由三斑家蚊和環蚊家蚊為病媒蚊,蚊子從感染的動物(在臺灣最多是豬,其它如牛、馬、狗羊、貓等都會)吸入日本腦炎病毒后,3 天內病毒就大量增加,7 ~ 12 天就具有病染的能力。一旦感染了日本腦炎后,輕微的會出現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癥狀;嚴重者的會有頭痛、高燒、昏迷、痙攣,甚至出現神經性后遺癥或死亡。我機械式地背誦道。妻顯然對我這敷衍式的回答不甚滿意,我于是再收集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算是日本腦炎答妻問吧,和您分享。○為什么叫日本腦炎呢?
●日本腦炎本來叫做日本 b 腦炎, 目的是要和a 型腦炎( von economos 氏病,嗜眠性腦炎,俗稱睡眠病。)區分開來,不過現在都通稱為的日本腦炎了。它是由日本醫師所發現,流行于東亞細亞的一種病毒性腦炎,包括日本、臺灣、中國大陸、韓國、菲律賓、泰國、印尼、印度等都是它的流行區域。○為什么要打3劑,還有國小1年的追加劑呢?
●本腦炎疫苗是由受感染的新生白鼠腦部組織的懸浮液加以純化,再制成去活性(死菌)的疫苗,效力可達 95%以上,注射為皮下注射于上臂外側。至于為何要打那么多劑,那就牽扯到基礎劑和加強劑的問題。基礎劑是指刺激體內產生最起碼抗體量及保護力所需的疫苗劑量及次數;加強劑是指注射后可以提高正在下降的抗體效能且維持保護力。日本腦炎的打法是滿1 歲 3 個月后接種第 1 劑,隔 2 周后接種第 2 劑,1 年后再追加 1 劑; 國小 1 年級入學再確認追加 1劑。○為什么健保手冊上特別強調日本腦炎疫苗要在每年 3月至5月接種呢?●因為日本腦炎是一種需病媒蚊當媒介的疾病,幾乎都在夏天蚊蟲肆瘧時才發病,而在媒介蚊消失的冬季自然地中止流行,等到來年夏季來臨時又再施瘧。所以在每年的春天(在臺灣約就是 3 月至 5 月了)接種疫苗,等到 2 個月后也進入夏天了, 這才達到了預防疾病的目的。若是拖到 6、7 月接種,秋天才產生抗體這已沒什么意義,就只好等來年的春天再打了。也不能提早打,不但沒有必要而且可能有危險。可以這么說,日本腦炎是一種春天接種的疫苗,可來預防夏天的疾病。但近年來國內日本腦炎病例出現的月份已有延后的趨勢,有可能以后的政策不限于現行的這短短 3 個月。○妹妹最近在拉肚子,可不可以打呢?
●可以的,腹瀉并不是疫苗接種的禁忌。只有口服小兒麻痹疫苗例外,建議在腹瀉時口服的那一劑不算,必須在腹瀉痊愈后再補服一劑。○廷廷和岑岑他們是懷孕 34 周的早產兒,健保手冊上寫著要滿 1 歲 3 個月且每年的 3 ~ 6 月才打,那么他們的年齡該怎么算呢?●日本腦炎疫苗接種的時間毋須考慮早產與否,它與足月兒的接種時間、接種劑量都一樣。另1)體重達2500公克以上才可接受卡介苗。2) 體重達 2200 公克以上才可接受 b 型肝炎疫苗;但因為有些早產兒常要很晚才達此標準,所以只要出生滿 1 個月, 不論體重是多少公克都可以接種。 至于 b 型肝帶免疫球蛋白,則無論出生嬰兒多少體重, 只要母親是表面抗原陽性及 e 抗原陽性,就是具高傅染力者,一樣可在出生 24 小時內即接種。3)dpt 和口服小兒麻痹疫苗接種時間和足月兒相同;即出生后 2、4、6 各一劑基礎劑,18 月大時再追加一劑加強劑,都無須考慮體重。只有在早產兒 2個月大仍住在保溫箱,因害怕病毒擴散致傳染給其它早產兒時,不宜口服沙賓疫苗,可以改用注射的沙克疫苗。或是等到早產兒出院當天才給予口服沙賓疫苗,接著隔 2 個月、4 個月再接種 1 劑,隔1 年再追加 1 劑。
●日本腦炎本來叫做日本 b 腦炎, 目的是要和a 型腦炎( von economos 氏病,嗜眠性腦炎,俗稱睡眠病。)區分開來,不過現在都通稱為的日本腦炎了。它是由日本醫師所發現,流行于東亞細亞的一種病毒性腦炎,包括日本、臺灣、中國大陸、韓國、菲律賓、泰國、印尼、印度等都是它的流行區域。○為什么要打3劑,還有國小1年的追加劑呢?
●本腦炎疫苗是由受感染的新生白鼠腦部組織的懸浮液加以純化,再制成去活性(死菌)的疫苗,效力可達 95%以上,注射為皮下注射于上臂外側。至于為何要打那么多劑,那就牽扯到基礎劑和加強劑的問題。基礎劑是指刺激體內產生最起碼抗體量及保護力所需的疫苗劑量及次數;加強劑是指注射后可以提高正在下降的抗體效能且維持保護力。日本腦炎的打法是滿1 歲 3 個月后接種第 1 劑,隔 2 周后接種第 2 劑,1 年后再追加 1 劑; 國小 1 年級入學再確認追加 1劑。○為什么健保手冊上特別強調日本腦炎疫苗要在每年 3月至5月接種呢?●因為日本腦炎是一種需病媒蚊當媒介的疾病,幾乎都在夏天蚊蟲肆瘧時才發病,而在媒介蚊消失的冬季自然地中止流行,等到來年夏季來臨時又再施瘧。所以在每年的春天(在臺灣約就是 3 月至 5 月了)接種疫苗,等到 2 個月后也進入夏天了, 這才達到了預防疾病的目的。若是拖到 6、7 月接種,秋天才產生抗體這已沒什么意義,就只好等來年的春天再打了。也不能提早打,不但沒有必要而且可能有危險。可以這么說,日本腦炎是一種春天接種的疫苗,可來預防夏天的疾病。但近年來國內日本腦炎病例出現的月份已有延后的趨勢,有可能以后的政策不限于現行的這短短 3 個月。○妹妹最近在拉肚子,可不可以打呢?
●可以的,腹瀉并不是疫苗接種的禁忌。只有口服小兒麻痹疫苗例外,建議在腹瀉時口服的那一劑不算,必須在腹瀉痊愈后再補服一劑。○廷廷和岑岑他們是懷孕 34 周的早產兒,健保手冊上寫著要滿 1 歲 3 個月且每年的 3 ~ 6 月才打,那么他們的年齡該怎么算呢?●日本腦炎疫苗接種的時間毋須考慮早產與否,它與足月兒的接種時間、接種劑量都一樣。另1)體重達2500公克以上才可接受卡介苗。2) 體重達 2200 公克以上才可接受 b 型肝炎疫苗;但因為有些早產兒常要很晚才達此標準,所以只要出生滿 1 個月, 不論體重是多少公克都可以接種。 至于 b 型肝帶免疫球蛋白,則無論出生嬰兒多少體重, 只要母親是表面抗原陽性及 e 抗原陽性,就是具高傅染力者,一樣可在出生 24 小時內即接種。3)dpt 和口服小兒麻痹疫苗接種時間和足月兒相同;即出生后 2、4、6 各一劑基礎劑,18 月大時再追加一劑加強劑,都無須考慮體重。只有在早產兒 2個月大仍住在保溫箱,因害怕病毒擴散致傳染給其它早產兒時,不宜口服沙賓疫苗,可以改用注射的沙克疫苗。或是等到早產兒出院當天才給予口服沙賓疫苗,接著隔 2 個月、4 個月再接種 1 劑,隔1 年再追加 1 劑。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