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吃好“小飯桌”
開學之后,離家遠的小學生中午大都吃起了小飯桌。但是孩子在外面吃小飯桌畢竟和在家里不一樣,家長有很多不放心,惦記著營養能否保證?口味是否適合孩子?安全衛生能不能做到?那么,小飯桌實際情況到底怎樣?家長送孩子去吃小飯桌又該注意什么呢?
番茄又生又澀孩子難以下咽
王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向記者談了自己孩子轉小飯桌的事情。她孩子吃的小飯桌是學校承包附近一家餐廳的。可是孩子回家后總是說不愿意吃小飯桌,而且回家后就餓得找東西吃,冬天還經常喊肚子痛。有一天中午,王女士給孩子送東西,看了一下那家飯店的小飯桌。那天,小飯桌吃的菜是番茄炒蛋和土豆塊炒肉,番茄炒蛋里幾乎看不見雞蛋的影子,番茄大塊大塊的,紅的也有、綠的也有。王女士嘗了一口,又酸又生又澀,難以下咽;而土豆塊炒肉,里面的肉都是些肥肉膘子,是在家里做菜都挑出來扔的肉,孩子根本不愿意下筷。土豆塊更是大得嚇人,半生不熟的沒燉爛。這樣的飯菜孩子能愿吃嗎,難怪下午一回家就餓得找東西吃。至于孩子冬天喊肚子疼,原來是因為飯店為了趕時間,讓孩子一到飯店就可以吃飯,早早地就盛好放在桌子上,等孩子來的時候飯菜都冰涼冰涼的。王女士說,夏天吃點涼菜無所謂,冬天孩子吃涼飯涼菜能不肚子疼嗎?
為了孩子的健康,王女士把孩子轉到了一個私人開的小飯桌。這家小飯桌的女主人是個下崗職工,吃的基本上是家常飯。王女士告訴記者,孩子雖然說得不詳細,但是看得出來吃得挺滿意。
小飯桌要吃好
小飯桌辦得好與不好,直接關系到孩子的身體健康。記者對山東師大附小的小飯桌和濟南經五路小學附近的一些小飯桌進行了采訪,從以下四方面提醒孩子吃好小飯桌。
排除安全隱患
山師附小教務處的張寧老師說,我們要求孩子在用餐時不說話,不打鬧,吃時細嚼慢咽,不要吃得太急。尤其是吃魚,更要小心,以防魚刺卡在喉嚨里。如果有事一定要跟老師講。教育孩子吃飯的姿勢要正確,不能亂晃。為了防止意外事件發生,學校還在餐廳入口安排了專人,禁止外人進入。
飯前洗手 注意分餐
孩子們上學需要使用鉛筆和橡皮,手上會有一些鉛,不洗手就吃飯可能會導致鉛中毒。孩子在玩的時候手上也不可避免地沾上一些塵土、細菌,因此衛生是必須要注意的。
教育孩子在吃飯前用肥皂洗兩遍手,然后用清水沖干凈,有的家長讓孩子把手上的水自己拍干,這樣避免共用毛巾形成交叉感染。在吃飯的過程中,教育孩子學會用餐巾紙,隨時注意擦手,避免把飯菜油漬弄到手上和衣服上。飯后也要求孩子洗手后再休息。
吃小飯桌分餐很重要,如果碗筷不分你我,碰到一個孩子得了有傳染性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等,會比較容易傳染給其他同學。因此要告訴孩子,自己的碗筷、水杯等自己用,不要用別人的,也不要借給別人用。
吃飯重營養 不挑食
吃小飯桌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孩子能夠有營養地吃飽吃好,因此,小飯桌的飯菜葷素搭配得當很重要。據山師附小的張寧老師介紹,小飯桌的食譜是由濟南市營養學會培訓出來的營養配餐員根據小學生身體對營養的需求細心調配的,每一餐都有米飯、饅頭或包子等主食,魚、蝦、排骨、青菜炒肉等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湯類有稀飯、皮蛋瘦肉粥、銀耳湯等,每一頓還搭配一些糯米窩頭、煎餅等粗糧和香蕉、蘋果等水果,在保證孩子營養的同時,還保證半個月中每天的菜都不重樣。濟南市經五路小學附近的小飯桌盡管每天吃飯的孩子從七八個到三四十個不等,飯菜質量都還可以,菜譜都是根據時令蔬菜,基本上都保證一周內飯菜不重樣。
盡管小飯桌注重了營養搭配,但畢竟是大食堂的飯菜,口味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有的小飯桌飯菜選擇余地較小,這些都會讓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飯。父母應該讓孩子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要向孩子講清楚,如小飯桌的飯菜可能不是每頓都那么可口,但是衛生、營養,有利于身體的成長。
飯后適當休息
山師附小的小飯桌,12點左右用完餐,要求孩子在學校的小操場上做一些不太劇烈的活動,比如散散步,然后排隊回臥室休息。學校對休息的規則比較嚴格,不允許聊天、看書、看雜志,在要求孩子做到的十個好習慣中有一個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因此孩子即使不想午休,也要躺在床上,不能打擾他人。每一個宿舍都有帶隊老師壓陣。每一個臥室里配著空調、飲水機和一個錄音機,如果一個宿舍比較多的孩子不想睡覺,老師就用錄音機放一些輕音樂,或放幾個故事,使孩子放松一下,有些孩子就在音樂和故事中睡著了。
但有些私人小飯桌休息場所通風條件不好,床鋪也比較擁擠,而且基本上多數小飯桌男孩和女孩共處一室休息,也有一些不方便。有些孩子選擇午休,也有一些孩子看電視,也有孩子叫小飯桌的阿姨幫補一下功課的。等午休時間結束,小飯桌會有專人再把孩子送回學校。
番茄又生又澀孩子難以下咽
王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向記者談了自己孩子轉小飯桌的事情。她孩子吃的小飯桌是學校承包附近一家餐廳的。可是孩子回家后總是說不愿意吃小飯桌,而且回家后就餓得找東西吃,冬天還經常喊肚子痛。有一天中午,王女士給孩子送東西,看了一下那家飯店的小飯桌。那天,小飯桌吃的菜是番茄炒蛋和土豆塊炒肉,番茄炒蛋里幾乎看不見雞蛋的影子,番茄大塊大塊的,紅的也有、綠的也有。王女士嘗了一口,又酸又生又澀,難以下咽;而土豆塊炒肉,里面的肉都是些肥肉膘子,是在家里做菜都挑出來扔的肉,孩子根本不愿意下筷。土豆塊更是大得嚇人,半生不熟的沒燉爛。這樣的飯菜孩子能愿吃嗎,難怪下午一回家就餓得找東西吃。至于孩子冬天喊肚子疼,原來是因為飯店為了趕時間,讓孩子一到飯店就可以吃飯,早早地就盛好放在桌子上,等孩子來的時候飯菜都冰涼冰涼的。王女士說,夏天吃點涼菜無所謂,冬天孩子吃涼飯涼菜能不肚子疼嗎?
為了孩子的健康,王女士把孩子轉到了一個私人開的小飯桌。這家小飯桌的女主人是個下崗職工,吃的基本上是家常飯。王女士告訴記者,孩子雖然說得不詳細,但是看得出來吃得挺滿意。
小飯桌要吃好
小飯桌辦得好與不好,直接關系到孩子的身體健康。記者對山東師大附小的小飯桌和濟南經五路小學附近的一些小飯桌進行了采訪,從以下四方面提醒孩子吃好小飯桌。
排除安全隱患
山師附小教務處的張寧老師說,我們要求孩子在用餐時不說話,不打鬧,吃時細嚼慢咽,不要吃得太急。尤其是吃魚,更要小心,以防魚刺卡在喉嚨里。如果有事一定要跟老師講。教育孩子吃飯的姿勢要正確,不能亂晃。為了防止意外事件發生,學校還在餐廳入口安排了專人,禁止外人進入。
飯前洗手 注意分餐
孩子們上學需要使用鉛筆和橡皮,手上會有一些鉛,不洗手就吃飯可能會導致鉛中毒。孩子在玩的時候手上也不可避免地沾上一些塵土、細菌,因此衛生是必須要注意的。
教育孩子在吃飯前用肥皂洗兩遍手,然后用清水沖干凈,有的家長讓孩子把手上的水自己拍干,這樣避免共用毛巾形成交叉感染。在吃飯的過程中,教育孩子學會用餐巾紙,隨時注意擦手,避免把飯菜油漬弄到手上和衣服上。飯后也要求孩子洗手后再休息。
吃小飯桌分餐很重要,如果碗筷不分你我,碰到一個孩子得了有傳染性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等,會比較容易傳染給其他同學。因此要告訴孩子,自己的碗筷、水杯等自己用,不要用別人的,也不要借給別人用。
吃飯重營養 不挑食
吃小飯桌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孩子能夠有營養地吃飽吃好,因此,小飯桌的飯菜葷素搭配得當很重要。據山師附小的張寧老師介紹,小飯桌的食譜是由濟南市營養學會培訓出來的營養配餐員根據小學生身體對營養的需求細心調配的,每一餐都有米飯、饅頭或包子等主食,魚、蝦、排骨、青菜炒肉等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湯類有稀飯、皮蛋瘦肉粥、銀耳湯等,每一頓還搭配一些糯米窩頭、煎餅等粗糧和香蕉、蘋果等水果,在保證孩子營養的同時,還保證半個月中每天的菜都不重樣。濟南市經五路小學附近的小飯桌盡管每天吃飯的孩子從七八個到三四十個不等,飯菜質量都還可以,菜譜都是根據時令蔬菜,基本上都保證一周內飯菜不重樣。
盡管小飯桌注重了營養搭配,但畢竟是大食堂的飯菜,口味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有的小飯桌飯菜選擇余地較小,這些都會讓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飯。父母應該讓孩子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要向孩子講清楚,如小飯桌的飯菜可能不是每頓都那么可口,但是衛生、營養,有利于身體的成長。
飯后適當休息
山師附小的小飯桌,12點左右用完餐,要求孩子在學校的小操場上做一些不太劇烈的活動,比如散散步,然后排隊回臥室休息。學校對休息的規則比較嚴格,不允許聊天、看書、看雜志,在要求孩子做到的十個好習慣中有一個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因此孩子即使不想午休,也要躺在床上,不能打擾他人。每一個宿舍都有帶隊老師壓陣。每一個臥室里配著空調、飲水機和一個錄音機,如果一個宿舍比較多的孩子不想睡覺,老師就用錄音機放一些輕音樂,或放幾個故事,使孩子放松一下,有些孩子就在音樂和故事中睡著了。
但有些私人小飯桌休息場所通風條件不好,床鋪也比較擁擠,而且基本上多數小飯桌男孩和女孩共處一室休息,也有一些不方便。有些孩子選擇午休,也有一些孩子看電視,也有孩子叫小飯桌的阿姨幫補一下功課的。等午休時間結束,小飯桌會有專人再把孩子送回學校。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