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牽著孩子手生拉硬拽易脫肘
前不久,家住南京市西螺絲大街的幼兒明明在蹣跚學步時,奶奶見孩子走路搖晃不穩,就拉著孩子的右手臂行走,誰知還未走上幾圈,明明忽然哭鬧起來,右手臂垂下來就不能自由動彈了。此時,奶奶慌了神,又是用手輕揉,又是熱敷,都不見效,趕緊叫鄰居幫忙急送醫院求治。經醫生檢查,患兒系右側橈骨頭半脫位,即民間所說的牽拉肘。
牽拉肘是許多家長或親屬帶寶寶玩耍時好心出差錯而惹下的麻煩。當給小寶寶穿衣服,或拉著手散步,上下樓梯突然跌倒,猛然牽拉孩子的胳膊后,都會發生牽拉肘。孩子驟然間啼哭不止,或喊叫被牽拉的胳膊疼痛。這時,孩子的肘關節往往呈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不敢旋后,不能抬舉與取物,不能自由活動,在肘關節的橈骨頭處有壓痛,局部卻無明顯的腫脹和畸形。這就是小兒橈骨頭半脫位。這種錯位好發于4歲以下的兒童,6歲以后卻少見了。這是因為4歲以下的兒童橈骨頭上端發育尚未完全。小孩發生脫位后,最好請傷骨科醫生診治,必要時拍x光片,一方面是為了確診,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發現有沒有骨折,特別是撕脫性骨折。
醫生替孩子復位后,為了防止再脫位,最好用頸腕吊帶懸肘位2—3天,家長在這期間,盡量不要再牽拉著孩子的手做游戲、上下樓以及散步等,孩子若不慎跌倒,應抱著孩子的腰部扶起來,而不能牽拽胳膊。早晨給孩子穿衣服,動作要輕,不要生拉硬拽孩子的胳膊,防止肘關節習慣性脫位。
牽拉肘是許多家長或親屬帶寶寶玩耍時好心出差錯而惹下的麻煩。當給小寶寶穿衣服,或拉著手散步,上下樓梯突然跌倒,猛然牽拉孩子的胳膊后,都會發生牽拉肘。孩子驟然間啼哭不止,或喊叫被牽拉的胳膊疼痛。這時,孩子的肘關節往往呈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不敢旋后,不能抬舉與取物,不能自由活動,在肘關節的橈骨頭處有壓痛,局部卻無明顯的腫脹和畸形。這就是小兒橈骨頭半脫位。這種錯位好發于4歲以下的兒童,6歲以后卻少見了。這是因為4歲以下的兒童橈骨頭上端發育尚未完全。小孩發生脫位后,最好請傷骨科醫生診治,必要時拍x光片,一方面是為了確診,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發現有沒有骨折,特別是撕脫性骨折。
醫生替孩子復位后,為了防止再脫位,最好用頸腕吊帶懸肘位2—3天,家長在這期間,盡量不要再牽拉著孩子的手做游戲、上下樓以及散步等,孩子若不慎跌倒,應抱著孩子的腰部扶起來,而不能牽拽胳膊。早晨給孩子穿衣服,動作要輕,不要生拉硬拽孩子的胳膊,防止肘關節習慣性脫位。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