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調整政策允許生二胎
生育政策的頻繁變動是導致中國上世紀80年代生育率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生育率的下降是以人口老齡化、出生性別比失調等為代價的。如果這種代價過于沉重,超過了未來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政策的調整就是必須的。
近日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政策法規司司長于學軍在一個場合做了一個家庭兩個孩子的政策更合適的表示。于學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現在還沒有出臺這樣的政策。他說,我們現在正在做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的課題,待結果出來后我們會向中央提出建議。
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趙白鴿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有關方面正在進行人口中長期發展戰略的研究,為政府決定政策提供科學依據。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一定會根據整個社會經濟情況的改變而改變。
專家呼吁允許所有婦女生二胎
據悉,我國上世紀80年代初推行的一胎化政策最初是依據到2000年把我國的人口控制在12億以內這一目標而制定的,由于種種原因,使得12億以內的目標難以實現,其后把人口控制目標修改為12億左右,現在則變成13億以內。
但是現在的社會形勢和經濟形勢都發生了變化,計劃生育政策就要相應地做出調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
據了解,一個專家小組向政府提議,最終廢除大多數家庭只生一個孩子的嚴格限制,轉而實施可以生兩個孩子的寬松政策,一些社會學家今年初向國務院和國家人口與計生委遞交的提議也呼吁最終允許所有婦女生育二胎。
據記者了解,政府在今年年初任命了一個各部委工作小組,由三位高級官員牽頭,250多位專家組成,專門研究人口增長趨勢以及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國策落伍?
各級地方政府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時,有時難免過于強硬,從高額罰款到強制墮胎動用種種懲罰手段。也有的基層官員濫用職權,利用計劃生育相關的罰款來斂財。這也是促使政府考慮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的另一個原因。這些做法長期以來一直使中國的生育政策成為國際輿論的焦點。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室的一位專家私下對記者說。
我國著名人口經濟學專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教授陳友華指出,中國生育率的下降是以人口老齡化、出生性別比失調等為代價的。如果這種代價過于沉重,超過了未來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政策的調整就是必須的。
關注過渡方案
專家指出,城市地區生活水平提高、大批民工進入城市等因素削弱了人們對大家庭的期望。高昂的子女成本撫養費、父母追求個人事業發展的愿望、更好享受閑暇生活等種種原因,使許多夫婦都放棄生育。
我們必須設計出一套過渡方案,這樣就不會導致人口猛增。著名經濟學家左學金說,整個社會都將從生育政策的調整中受益。為此有專家建議:從2010年開始,允許35歲及以上婦女生育二胎,此后每年降低一歲。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