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竟然來自孩子身邊
震驚重慶的12歲少女媽媽案最近有了結果,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日前認定涉案的3名被告人均犯有強奸罪,依法分別判處他們5年、6年和15年有期徒刑。這是兒童遭受來自熟人的性侵害的又一案件。
一份來自婦聯的數據顯示,1997年下半年婦聯系統所接到的有關奸淫幼女的來信來訪為135件,2000年上升到了3081件,3年間猛增了20多倍。另據調查,85%以上的兒童性侵犯發生在鄰居、學校、朋友、親戚、甚至是父母等熟人當中。
一、最安全的地方也不安全
·家庭家庭
這本是最安全的地方,然而,來自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顯示,近一半的兒童性侵害來自于家庭內部。這些性侵害多發生在女孩子身上,這些孩子從四五歲一直到十七八歲,情況各有不同,但都有著一個非常相似的共性——受侵害的兒童多發生在家庭結構驟變或家庭環境不和諧的家庭當中。
·學校
近兩三年來,全國各地的校園屢屢發生性騷擾、性猥褻、性侵害等惡性事件。比如,北京某區小學教師程某,經常以補課為名,將個別女生留在學校,單獨叫到隱蔽處進行摟抱、親吻、撫摸,或強行扒女生的衣服,發泄獸欲。被他糟蹋過的女學生最小的8歲,最大的15歲。
據有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去年見諸報端的發生在校園內的性侵害惡性案件不下20起。
社會調查顯示:近兩年由于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青少年同伴間性接觸的平均年齡提前了,也增多了,F在,由于生理上的早熟和社會不良文化的影響,很多中學生甚至小學生都過早接觸到了性方面的誘惑,甚至談起了戀愛,社會上未滿18歲的青少年同居現象近年也增多了。很多少男少女由于交友不慎而遭到性侵害。特別是由于通過網絡交友而吃虧的占了很大比例。
·鄰居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12歲少女媽媽案。
二、兒童性侵害案件為什么頻發發生
專家認為:主要有五個原因所致:
·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差
由于兒童年齡小、缺乏辨別力、缺乏必要的警惕和自我保護意識。加之身體力量與成年人相差懸殊等特點,很容易成為受害人;
·有的學校管理不善
品質不好的敗類混入了教師隊伍;
·對孩子的不重視
父母不重視孩子的變化,甚至不相信孩子,使孩子遇到不法侵害后無處訴求;
·不良文化和社會風氣的影響
·落后的性教育
此類事件之所以多發生在熟人中間,是因為熟人更具迷惑性。北京市檢察院前不久公布的一組數字也印證了這一點:今年查辦的強奸案件85%是發生在熟人身上。
三、如何減少悲劇的一再重演
·教育孩子提高警惕性,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犯罪人往往利用兒童的特殊心理,以給零花錢、糖果等為誘餌或以關心學習、考試給高分、同情家庭遭遇等為借口,或采取威脅、恐嚇等手段對兒童進行性侵害。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父母,在平時都要對兒童多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父母和學校要多關注孩子的變化
學校要轉變觀念,不僅要教書,也要育人,而育人首先就要保證孩子的安全。所以要從教師的選任制度上保證合格人材進入教師隊伍。父母對孩子的交友、外出,孩子的心理和生理變化也要細心觀察,并應經常走訪學校。教師也應多搞些家訪。
·開展科學的性教育
孩子過早的對性感興趣,這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如果有了這方面的意識甚至需求,而又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那就必然會出現越軌行為甚至犯罪行為。尤其是近幾年來,兒童早熟導致了女童自愿與異性發生性關系的案件比以前增多。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正確引導,讓孩子以健康的心態來面對性。
專家說得好,性行為就是火車,性道德就是火車軌道,正確解決青少年面對的各種性問題,性道德與性知識教育相比同樣重要,甚至更為迫切。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