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向孩子說心語
不少父母都希望能與孩子有很好的交流,但自己的肺腑之言孩子卻常常感到不入耳。為此而煩惱的父母們不妨試著心語巧說,或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心話語簡練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關心愛撫,但小大人意識又使他們常表現出不愿接受的樣子,尤其不喜歡家長窮追猛打式的提問和喋喋不休的說教。如蓓蓓,上學路上可要小心哪,過馬路時兩邊看看,遇到生人別隨便搭腔,刮風時躲開玻璃窗……媽媽不厭其煩地叮囑著。天天都講這一套,真煩人!蓓蓓忍無可忍地嘟囔著。于是,每天媽媽的叮囑都被輕輕的抱怨聲和重重的關門聲打斷。有位老師曾在放學前臨下課時猛地向同學們提問:放學回家的路上應該注意什么?安全!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做出了正確的回答。可見,干脆、簡練的囑咐有時會更見效。
知心話語含情說為什么孩子同孩子之間容易說上知心話呢?那是由于他們興趣相投、性情相通、關系融洽。父母若想與孩子交心,首先要注意營造融洽的氛圍。如果勸導孩子也應注意方式方法,比如佳佳,瞧你膝蓋劃破了這么大的口子,疼不疼?下次千萬多注意,你知道媽媽的心有多疼嗎?又如群群,爺爺給你講故事,講爺爺像你這么大時的淘氣事兒。就這樣,兩代人或隔代人的交流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
開心話語帶理說開心話,能消除孩子心里的不痛快。不過,開心話并非是油嘴滑舌的插科打諢,如何使其有趣逗樂而又意味深長并非是件易事。有位父親看書時太困睡著了,他連眼鏡都沒來得及摘。醒來后小女兒問他,為什么睡覺時還戴眼鏡?這位幽默的父親靈機一動,詼諧地說道:爸爸做夢也在看書,不戴眼鏡看不清字呀!寓理于趣的回答,使孩子在開心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有益的教育。
憂心話語變通說孩子讓父母憂心、煩心的事情不少,如何將憂心話語變通說可是一門學問。因為,說得好能使孩子改變壞習慣,得到好心境;說得不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給孩子造成心病。對于一些不適合直接同孩子當面說的話題,可以采取留紙條、寫封信、向孩子推薦一篇文章、一本好書等方式進行溝通。父母這種間接式的變通做法,既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