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降溫法
冷敷可用于全身降溫和鎮(zhèn)靜。冷敷法還適用于局部軟組織損傷早期,可防止皮下出血或腫脹,以及扁桃體摘除術后、出血、高熱和牙痛等。而慢性炎癥或深部組織有化膿時均不宜冷敷,以免使局部血流量減少,影響炎癥的吸收,凡對冷過敏者,忌用冷敷。
常用的冷敷方法如下:
(1)濕冷敷法 將小毛巾折疊成損傷部位大小,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濕,擰成半干(以不滴水為度),敷蓋于患部。每隔3~5分鐘更換一次,連續(xù)15~20分鐘(最好有兩塊小毛巾交替使用)。如用于降溫時,除頭部冷敷外,還可在腋、肘、膝窩和腹股溝等大血管處同時應用冷毛巾濕敷。
(2)冰袋法 將冰塊砸成核桃大小,放于盆中用冷水沖溶冰塊的棱角,以免損壞冰袋或使病孩感到不適。冰袋中放入冰塊一半、加少許冷水。將冰袋平放于桌上,一手提高冰袋口,另一手輕壓袋身,以排出袋內空氣,將蓋擰緊、擦干,外用毛巾或布套包裹,放在病孩冷療部位。若無醫(yī)用冰袋,也可用家用熱水袋或雙層塑料袋代替使用。高熱病孩可敷頭部(前額)或體表大血管處,如頸部兩側、腋下、腹股溝等處。
注意:枕后、耳廓、陰囊處不宜冷敷,以防凍傷。心前區(qū)忌冷敷,以防心律失常。腹部忌冷敷,以防腹瀉。足底忌冷敷,以免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麻疹、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體質很差的病孩忌用冷敷。冷敷后要經常觀察,詢問病孩局部有無麻木感。局部皮膚顏色有無改變。如有出現應暫停冷敷。
(3)酒精擦浴法 酒精具有揮發(fā)性及刺激皮膚血管擴張的作用。因此,在擦浴時可吸收和帶走大量的熱量,是一個散熱能力很強的方法,多用于高熱病孩。
將95%酒精100毫升加水200毫升,配制成30%左右濃度的酒精溶液;用70%酒精加水至倍;也可用60。白酒加水至倍(即60。白酒150毫升加水150毫升)。
擦浴前先置冰袋(或濕冰小毛巾)于頭部,露出一上肢,下墊大毛巾,操作者將浸透酒精溶液的小毛巾擰至半干,纏在手上呈手套式樣。以離心方向邊擦邊按摩,自頸部(側面)沿上臂外側擦至手背;自側胸經腋窩沿上臂內側至手掌。擦畢用大毛巾擦干皮膚。然后,用同樣方法擦另一側上肢。每側上肢各擦3分鐘。露出一側下肢,墊上大毛巾,從髂骨開始沿大腿外側擦至足背;再從腹股溝沿大腿內側擦至腳心;然后從腰、摑窩擦至足跟,擦畢用大毛巾擦干皮膚。再用同樣方法擦另一側下肢。每側下肢各擦3分鐘。然后為病孩穿好衣褲、蓋被。擦浴半小時后測量體溫、脈搏、呼吸,如體溫降至38.5℃(肛溫39℃)以下,應撤去頭部冰袋。擦浴過程中如病孩寒戰(zhàn)(發(fā)抖),面色蒼白,脈搏或呼吸有異,應立即停止操作,并給些熱飲料。
禁擦前胸區(qū)、腹部、頸后、足底,以免冷的刺激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擦至腋下、肘窩、腹股溝、摑窩等大血管附近時要稍停留,以提高降溫效果。在酒精擦浴降溫的同時,要避免過多暴露病孩,以免受涼。
常用的冷敷方法如下:
(1)濕冷敷法 將小毛巾折疊成損傷部位大小,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濕,擰成半干(以不滴水為度),敷蓋于患部。每隔3~5分鐘更換一次,連續(xù)15~20分鐘(最好有兩塊小毛巾交替使用)。如用于降溫時,除頭部冷敷外,還可在腋、肘、膝窩和腹股溝等大血管處同時應用冷毛巾濕敷。
(2)冰袋法 將冰塊砸成核桃大小,放于盆中用冷水沖溶冰塊的棱角,以免損壞冰袋或使病孩感到不適。冰袋中放入冰塊一半、加少許冷水。將冰袋平放于桌上,一手提高冰袋口,另一手輕壓袋身,以排出袋內空氣,將蓋擰緊、擦干,外用毛巾或布套包裹,放在病孩冷療部位。若無醫(yī)用冰袋,也可用家用熱水袋或雙層塑料袋代替使用。高熱病孩可敷頭部(前額)或體表大血管處,如頸部兩側、腋下、腹股溝等處。
注意:枕后、耳廓、陰囊處不宜冷敷,以防凍傷。心前區(qū)忌冷敷,以防心律失常。腹部忌冷敷,以防腹瀉。足底忌冷敷,以免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麻疹、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體質很差的病孩忌用冷敷。冷敷后要經常觀察,詢問病孩局部有無麻木感。局部皮膚顏色有無改變。如有出現應暫停冷敷。
(3)酒精擦浴法 酒精具有揮發(fā)性及刺激皮膚血管擴張的作用。因此,在擦浴時可吸收和帶走大量的熱量,是一個散熱能力很強的方法,多用于高熱病孩。
將95%酒精100毫升加水200毫升,配制成30%左右濃度的酒精溶液;用70%酒精加水至倍;也可用60。白酒加水至倍(即60。白酒150毫升加水150毫升)。
擦浴前先置冰袋(或濕冰小毛巾)于頭部,露出一上肢,下墊大毛巾,操作者將浸透酒精溶液的小毛巾擰至半干,纏在手上呈手套式樣。以離心方向邊擦邊按摩,自頸部(側面)沿上臂外側擦至手背;自側胸經腋窩沿上臂內側至手掌。擦畢用大毛巾擦干皮膚。然后,用同樣方法擦另一側上肢。每側上肢各擦3分鐘。露出一側下肢,墊上大毛巾,從髂骨開始沿大腿外側擦至足背;再從腹股溝沿大腿內側擦至腳心;然后從腰、摑窩擦至足跟,擦畢用大毛巾擦干皮膚。再用同樣方法擦另一側下肢。每側下肢各擦3分鐘。然后為病孩穿好衣褲、蓋被。擦浴半小時后測量體溫、脈搏、呼吸,如體溫降至38.5℃(肛溫39℃)以下,應撤去頭部冰袋。擦浴過程中如病孩寒戰(zhàn)(發(fā)抖),面色蒼白,脈搏或呼吸有異,應立即停止操作,并給些熱飲料。
禁擦前胸區(qū)、腹部、頸后、足底,以免冷的刺激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擦至腋下、肘窩、腹股溝、摑窩等大血管附近時要稍停留,以提高降溫效果。在酒精擦浴降溫的同時,要避免過多暴露病孩,以免受涼。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y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jié)?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qū)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fā)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