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孩子[變聲期]的保健
作者:陳秀花
在人體的生理變化過程中,青春期是一個重要的生理變化時期。青春期的特點是性發育,第二性征日趨明顯,如女孩的乳房日益豐滿,男孩長胡子等,孩子的嗓音也由清脆、稚氣的童聲向成人嗓音轉變。這種從童聲變為成人聲音的生理變化叫做生理性變聲,醫學上把生理性變聲所經歷的時間叫做變聲期。
孩子的變產期是兒童嗓音發展的關鍵期。一般來說,這個時期兒童嗓音變得怎樣,決定著一生嗓音的好壞。要了解孩子是否進入變聲期,一要看年齡,二要看性別(男孩子多在12—14歲,女孩子多在12歲開始),三要看聲音,這是關鍵的一條。如果孩子處在變聲年齡,說話嗓音發啞,唱歌時聲音上不去,檢查聲帶發現有充血,這說明孩子已進入了變聲期。
從人體喉部的生理結構看,在15—16歲發育成熟前,男女之間是沒有多大區別的,因而這時男女聲音差別不大;待到發育成熟期,男女喉頭的生理形態便有了顯著的差別。男性喉頭逐漸寬廣,聲帶拉長,喉結突出,聲音也逐漸變得重濁、低沉起來。女性在這期間,喉頭的變化不那么明顯,因而聲音變化不大。在變聲期,男孩子的嗓音通常要比變產前低8度左右,女孩子則降低3度左右。此期間,還會出現聲音嘶啞、咽干、咽癢、咽部有異物感等癥狀。
變聲期的持續時間平均為1年,最短為3—6個月,最長可持續2—3年。此外,變產期的長短還與地域有關,南方的孩子變聲期短些,北方的孩子,變聲期則長一點。
變聲期大致分為3個時期:初期嗓音變化不大,說話、唱歌仍用童聲,但有時會覺得對嗓音失去控制能力,發聲不聽使喚,發高音比較困難,聲音不能持久,有時唱歌會走調或出現怪音;中期嗓音的變化比較明顯,說話聲調變低變粗,雖然聲音仍帶童音,但童聲成分越來越少,成人聲的成分逐漸增加;后期嗓音已完全變成成人的聲音了,但仍有一段時間存在聲音不穩定,控制不自如的現象。
變聲是人生發育的必經階段,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擔憂。為了使孩子順利地度過這個時期,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指導孩子學習青春期的生理衛生知識,讓他們了解青春期前后的嗓音變化和身體的一系列改變。
2.要使孩子保持心理和情緒的穩定。研究表明,情緒緊張常常會造成聲帶關閉不全、水腫、長息肉等病態。所以,讓孩子感到精神愉快,對孩子安全度過變聲期有重要意義。
3.要有充足的營養。臨床中發現,不少說話聲音粗糙的青年,往往與其身高、年齡極不相稱、體質虛弱。經查,原來是變聲期營養不足所致。因此,變聲期一定要多吃些肉類、蛋類、乳制品及新鮮的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煎炸的食物,更不要吸煙、飲酒。
4.要有充足的睡眠。這是保護嗓子的重要措施。睡眠不足會導致大腦供血障礙,使高級神經活動出現紊亂,且不能有效地發揮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對喉肌的調節和支配。如喉肌中的碳酸、乳酸等廢物排出不及時,一便會引起聲帶痙攣。此外,睡眠還能使大腦、喉頭得到休息。因此,處于變產期的孩子要按時起居,每天最好睡足9小時。
5.要教育孩子節制用嗓子。大聲爭辯、大喊大叫、高聲唱歌最容易使聲帶受損,孩子們應盡量避免。
6.定期請喉科醫生檢查孩子的喉部,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在人體的生理變化過程中,青春期是一個重要的生理變化時期。青春期的特點是性發育,第二性征日趨明顯,如女孩的乳房日益豐滿,男孩長胡子等,孩子的嗓音也由清脆、稚氣的童聲向成人嗓音轉變。這種從童聲變為成人聲音的生理變化叫做生理性變聲,醫學上把生理性變聲所經歷的時間叫做變聲期。
孩子的變產期是兒童嗓音發展的關鍵期。一般來說,這個時期兒童嗓音變得怎樣,決定著一生嗓音的好壞。要了解孩子是否進入變聲期,一要看年齡,二要看性別(男孩子多在12—14歲,女孩子多在12歲開始),三要看聲音,這是關鍵的一條。如果孩子處在變聲年齡,說話嗓音發啞,唱歌時聲音上不去,檢查聲帶發現有充血,這說明孩子已進入了變聲期。
從人體喉部的生理結構看,在15—16歲發育成熟前,男女之間是沒有多大區別的,因而這時男女聲音差別不大;待到發育成熟期,男女喉頭的生理形態便有了顯著的差別。男性喉頭逐漸寬廣,聲帶拉長,喉結突出,聲音也逐漸變得重濁、低沉起來。女性在這期間,喉頭的變化不那么明顯,因而聲音變化不大。在變聲期,男孩子的嗓音通常要比變產前低8度左右,女孩子則降低3度左右。此期間,還會出現聲音嘶啞、咽干、咽癢、咽部有異物感等癥狀。
變聲期的持續時間平均為1年,最短為3—6個月,最長可持續2—3年。此外,變產期的長短還與地域有關,南方的孩子變聲期短些,北方的孩子,變聲期則長一點。
變聲期大致分為3個時期:初期嗓音變化不大,說話、唱歌仍用童聲,但有時會覺得對嗓音失去控制能力,發聲不聽使喚,發高音比較困難,聲音不能持久,有時唱歌會走調或出現怪音;中期嗓音的變化比較明顯,說話聲調變低變粗,雖然聲音仍帶童音,但童聲成分越來越少,成人聲的成分逐漸增加;后期嗓音已完全變成成人的聲音了,但仍有一段時間存在聲音不穩定,控制不自如的現象。
變聲是人生發育的必經階段,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擔憂。為了使孩子順利地度過這個時期,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指導孩子學習青春期的生理衛生知識,讓他們了解青春期前后的嗓音變化和身體的一系列改變。
2.要使孩子保持心理和情緒的穩定。研究表明,情緒緊張常常會造成聲帶關閉不全、水腫、長息肉等病態。所以,讓孩子感到精神愉快,對孩子安全度過變聲期有重要意義。
3.要有充足的營養。臨床中發現,不少說話聲音粗糙的青年,往往與其身高、年齡極不相稱、體質虛弱。經查,原來是變聲期營養不足所致。因此,變聲期一定要多吃些肉類、蛋類、乳制品及新鮮的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煎炸的食物,更不要吸煙、飲酒。
4.要有充足的睡眠。這是保護嗓子的重要措施。睡眠不足會導致大腦供血障礙,使高級神經活動出現紊亂,且不能有效地發揮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對喉肌的調節和支配。如喉肌中的碳酸、乳酸等廢物排出不及時,一便會引起聲帶痙攣。此外,睡眠還能使大腦、喉頭得到休息。因此,處于變產期的孩子要按時起居,每天最好睡足9小時。
5.要教育孩子節制用嗓子。大聲爭辯、大喊大叫、高聲唱歌最容易使聲帶受損,孩子們應盡量避免。
6.定期請喉科醫生檢查孩子的喉部,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