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易讓孩子得病的元兇
首先,冰箱內的食物和飲品比人體胃內溫度要低20℃-30℃,過冷的東西進入胃內,會導致胃內黏膜血管急劇收縮、痙攣,造成胃黏膜嚴重缺血,致使胃酸、胃蛋白酶等明顯減少,使胃的消化能力、殺滅細菌能力、免疫能力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容易引發胃部不適或導致胃病。兒童的胃腸道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過多地食用冷飲或過冷食物更容易造成他們的胃黏膜損傷,這是近年來兒童期胃病高發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孩子的營養無法保證,體質就會下降,所以經常吃過冷食品或飲品的孩子,更容易生病。
其次,冰箱經常是生熟食混放,容易沾染病菌。有些人誤認為冰棒、雪糕等飲品中的細菌都被凍死了,多吃一點沒有關系。其實,病菌在低溫下只是降低了本身的新陳代謝,減慢或停止了繁殖,根本不可能被凍死。在常溫下過一段時間,它們又可以迅速繁殖起來。特別是冷飲中含有的糖、奶、淀粉等物質,是細菌良好的培養基地,有利于病菌迅速繁殖和生長。人吃了這種被細菌污染的冷飲越多,引發腸道疾病的可能也就越大。
為了防止冰箱成為孩子的疾病之源,必須讓他們節制飲食,盡可能少食或不食過冷的食品或飲品,在冰箱中貯放過的熟食,要先經高溫加熱或煮過以后再食用,防止沾染病菌。
其次,冰箱經常是生熟食混放,容易沾染病菌。有些人誤認為冰棒、雪糕等飲品中的細菌都被凍死了,多吃一點沒有關系。其實,病菌在低溫下只是降低了本身的新陳代謝,減慢或停止了繁殖,根本不可能被凍死。在常溫下過一段時間,它們又可以迅速繁殖起來。特別是冷飲中含有的糖、奶、淀粉等物質,是細菌良好的培養基地,有利于病菌迅速繁殖和生長。人吃了這種被細菌污染的冷飲越多,引發腸道疾病的可能也就越大。
為了防止冰箱成為孩子的疾病之源,必須讓他們節制飲食,盡可能少食或不食過冷的食品或飲品,在冰箱中貯放過的熟食,要先經高溫加熱或煮過以后再食用,防止沾染病菌。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冰箱造毒傷腸胃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