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孩子準備好了嗎?
競爭,在字典里是這樣解釋的: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別人爭勝。良性競爭是發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動力,所以,倡導良性競爭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里,只有學會競爭,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然而,在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日益強烈之時,是否考慮到早早讓孩子步入競爭的圈子,到底孩子準備好了沒有?孩子會不會覺得壓力太大?會不會因此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故事一
在前不久上海的一次人才交流會上,一名扎著羊角辮、身穿大紅馬夾、手拿應聘材料袋的5歲小女孩,陪爸爸來找工作。小女孩的爸爸說,現在競爭太激烈了,自己將女兒帶到招聘會上就是讓她感受招聘現場的氣氛,讓她明白只有自己有本事才能找到好單位,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會有本事。小女孩聽完爸爸的話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神情有點茫然。 感言:越來越多的家長認為,乖孩子已經不適應社會了,要想將來不被社會淘汰,就要從小具備競爭意識。為此,家長們紛紛出奇招為孩子在競爭中獲勝創造條件,如帶孩子參加招聘會、給孩子報名參加各種比賽等,讓孩子從小體會到成人世界的壓力,并將壓力轉變為學習的動力。
故事二
在一次家教咨詢活動中,一位母親說起了她正上幼兒園的女兒媛媛。媛媛漂亮大方、聰明伶俐,深受老師的喜愛,是老師的小紅人。這位母親在為自己的孩子高興之余,也發現了一些不良苗頭:由于媛媛聽慣了夸贊,結果變得特別好嫉妒,只要老師一表揚別的孩子或對別的孩子好一點,她就要生悶氣,并對那個孩子表現出很強的敵意。
感言:家長不斷把孩子推向競爭,到底孩子是否承受得了呢?在現實生活中,部分在競爭中失敗的孩子,往往會流露不高興的情緒,會對獲勝的一方充滿敵對情緒,表現為不再和對方交朋友,甚至慫恿別的伙伴孤立他。這點也反映出這些孩子還未能積極、正確地面對競爭,仍需父母、老師的正確引導。
家長論壇
支持派:學會競爭才能立足社會
我認為競爭是好事,應該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多創造機會讓孩子競爭。當然,如果孩子在競爭中獲勝的話,可能會出現驕傲等情緒;如果孩子在競爭中失敗,可能當時會有挫折感,會不高興,甚至會嫉妒對方。但是我認為孩子在競爭中出現的不良情緒,一般不會持續很久,只要家長注意適時糾正就行了。唐女士(全職媽媽 女兒6歲)
中立派:孩子想做的事不妨競爭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在同齡人中處于優勢位置,所以我也會創造條件讓女兒去爭取,但是我不會給她設定什么目標。譬如幼兒園五好小朋友的評比,我不會在評比前給女兒什么壓力,但是當她拿到這個稱號后,我會表揚她。其實我覺得到了一定年齡,孩子自己就會萌生競爭意識,家長要做的,應該是告訴孩子凡事有輸有贏,盡力爭取就行了。廖女士(經商 女兒4歲)
反對派:過早競爭孩子失去童真
我絕對不會主動地給孩子灌輸競爭的意識。我認為,成人世界已經是無可避免地要去競爭了,在孩子難得的童年,難得的無憂無慮的時光里,不該過早把他推進成人世界里,承受競爭帶來的種種壓力,否則孩子實在太可憐了,完全失去了童真。對于孩子,我不會拿他和別人比較,只要孩子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進步了就可以了。王女士(教育工作者 兒子4歲)
專家觀點:最好在合作基礎上競爭
馮夏婷(華南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副教授兒童心理學博士):針對孩子可能會在競爭中出現諸如敵對、嫉妒、自卑等種種負面情緒,家長在引導孩子競爭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在任何競賽前,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諸如你一定要拿第一、你一定要贏某某等,而應告訴孩子只要盡力就好了;在比賽結束后,不要拼命表揚優勝者,冷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他感到勝利者和失敗者的差別很大,以致產生不良情緒,而應告訴孩子,只要下次再努力,就有機會贏。
對于已經出現負面情緒的孩子,家長可以幫他分析失敗原因,給孩子找一個合理理由讓他原諒自己,不要讓他覺得自己不行,因為失敗而自卑;父母不要讓孩子贏了才有獎勵,才高興,而是孩子努力了就要慶賀一下,獎勵一下,告訴孩子,只要你努力了,爸媽就會高興,時刻對孩子充滿信心;對于孩子的一時失敗,父母可以給一些很具體的建議,讓孩子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其實,我認為,最好是在合作的基礎上競爭,也就是說團隊競爭,而非一對一。這樣,團隊取勝,孩子不容易產生自負情緒,即使在競爭中失敗,也有團隊的伙伴們共同承擔,相互安慰。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