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的中醫認識與治療
帶狀皰疹的中醫認識與治療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屬中醫 “纏腰火龍”、“ 纏腰火丹”、“ 蛇丹”、“蛇串瘡”、“ 蜘蛛瘡”范疇。表現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性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的神經痛。初次感染發作表現為水痘,以后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在年老體弱免疫功能減弱時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活動,從而大量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大都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一般在發疹前可有乏力、低熱、納差,患處皮膚灼熱或灼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好發部位是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域;继幭扔谐奔t斑塊,很快出現黃豆大小的丘疹,簇狀分布而不融合,繼之迅速變為水皰,皰壁緊張發亮,皰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各簇水皰群間皮膚正常。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呈帶狀排列,多發生在身體的一側。
中醫認為,本病初期多因情志內傷,肝經氣郁生火以致肝膽濕熱;或因脾濕郁久,濕熱內蘊,外感毒邪,脾濕肺熱而發病。在本病的后期,往往濕已去、熱已清,毒已消,以氣滯血瘀為主。故中醫辨治可分為肝膽濕熱、脾濕肺熱、氣滯血瘀三型論治。現分述如下:
屬肝膽濕熱者,癥見在鮮紅皮膚上可見丘疹、丘皰疹和皰壁緊張的小水皰。局部灼熱刺痛,夜難成寐,伴有口干口苦,溲赤便秘,舌邊紅,苔黃燥,脈弦數。治宜清熱利濕,瀉肝止痛。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龍膽草、黃芩、柴胡、梔子、木通、生地、當歸、澤瀉、車前子、元胡、赤芍、板藍根、大青葉、生甘草。每日1劑,水煎分服,以一周為一個療程。發生于頭面者加菊花、桑葉;發生上肢者加桑枝、羌活;發生于下肢者加川牛藤、獨活;伴有血泡者加丹皮、白茅根;口干者加生石膏、知母;皮疹繼發感染者加敗醬草、蒲公英。
屬脾濕肺熱者,癥見在紅暈的皮膚上出現數群簇狀的水皰,狀如綠豆大小,排列成帶狀,3~7天后,疤液混濁,甚則潰破、糜爛,甚則形成壞疽性潰瘍。局部痛癢交作,口不渴或渴不多飲,可伴腹脹、便溏,舌淡紅,苔薄白或白膩,脈濡或滑數。治宜健脾利濕,清肺止痛。方用胃苓湯合瀉白散加減。藥用茯苓、白術、陳皮、厚樸、生薏米、澤瀉、元胡、車前子、桑白皮、地骨皮、全瓜蔞、敗醬草、生甘草。每日1劑,水煎分服,以一周為一個療程。
屬氣滯血瘀者,癥見在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長期不止,舌紫暗,有瘀點或瘀斑,苔白,脈弦細澀。治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藥用桃仁、紅花、雞血藤、丹參、元胡、地龍、當歸、白芍、路路通、王不留。每日1劑,水煎分服,以一周為一個療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濕疹]慢性濕疹驗方 07-23 [凍瘡]冬病夏治防凍瘡 07-21 [膿皰瘡]夏季當心膿皰瘡 05-24 [帶狀皰疹]火針治帶狀皰疹神經痛 04-20 [凍瘡][圖文]凍瘡是怎么形成的? 03-09 [凍瘡][圖文]凍瘡怎么治 凍瘡的治療方法 03-09 [帶狀皰疹]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疼痛之脈案 03-02 [帶狀皰疹]病毒性帶狀皰疹 03-02 [帶狀皰疹][圖文]帶狀皰疹后遺癥的外用治療… 02-28 [帶狀皰疹][圖文]帶狀皰疹的癥狀及后遺癥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