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報訊 (記者周蔓儀)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187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中醫藥成果“人工麝香研制及其產業化”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8項中醫藥成果獲二等獎。
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的“人工麝香研制及其產業化”,從根本上解決了麝香長期供應不足的歷史性難題,保證了含麝香中成藥品種正常生產,滿足了國家重大需求。目前,人工麝香市場占有率99%以上,累計銷售超過90噸,相當于少獵殺了2600多萬頭野生麝,年用藥病患者超1億人次,降低費用30%~50%,惠及民生。
“以桂枝茯苓膠囊為示范的中成藥功效相關質量控制體系創立及應用”“基于活性成分中藥質量控制新技術及在藥材和紅花注射液等中的應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診療關鍵技術的創新及應用”“藏藥現代化與獨一味新藥創制、資源保護及產業化示范”“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機創新的系統研究”“中藥及天然藥物活性成分分離新技術研究與應用”“補腎益精法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療效機制和推廣應用”“熱敏灸技術的創立及推廣應用”八項中醫藥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鏈接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工麝香研制及其產業化——于德泉,朱秀媛,柳雪枚,李世芬,姚乾元,嚴崇萍,劉厚起,高益民,王文杰,程桂芳,沈祥龍,肖宣,郭經,庾石山,章菽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以桂枝茯苓膠囊為示范的中成藥功效相關質量控制體系創立及應用——蕭偉,徐筱杰,朱靖博,段金廒,王永華,王振中,丁崗,畢宇安,曹亮,李家春
基于活性成分中藥質量控制新技術及在藥材和紅花注射液等中的應用——屠鵬飛,姜勇,李軍,趙炳祥,劉勝華,談英,史社坡,朱雅寧,趙明波,宋月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診療關鍵技術的創新及應用——李建生,李素云,王明航,余學慶,王至婉,謝洋,張海龍,余海濱,白云蘋,王海峰
藏藥現代化與獨一味新藥創制、資源保護及產業化示范——賈正平,李茂星,闕文斌,張汝學,張兆琳,陳萬生,樊鵬程,馬慧萍,石曉峰,陳世武
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機創新的系統研究——陳可冀,史大卓,徐浩,殷惠軍,張京春,蔣躍絨,王承龍,高鑄燁,薛梅,尚青華
中藥及天然藥物活性成分分離新技術研究與應用——孔令義,羅俊,王小兵,羅建光,汪俊松,楊鳴華,楊蕾,李意,柳仁民,姚舜
補腎益精法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療效機制和推廣應用——王擁軍,謝雁鳴,王永炎,施杞,陳棣,唐德志,梁倩倩,王燕平,支英杰,卞琴
熱敏灸技術的創立及推廣應用——陳日新,陳明人,康明非,劉中勇,伊鳴,周美啟,蘇同生,遲振海,熊俊,謝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