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證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05-10-4 9:00:28 

厥證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病證。輕者昏厥時間較短,自會逐漸蘇醒,清醒后無偏癱、失語、口眼喁斜等后遺癥。嚴重者,則會一厥不醒而導致死亡。根據(jù)致病因素不同,分為氣厥、血厥、痰厥、食厥四種。西醫(yī)的休克、虛脫、高血壓危象、低血糖及癔病等,均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厥證治療的診斷要點 |
|
厥證治療的辨證分析 |
厥證的病機,主要是由于氣機逆亂,氣血運行失常,陰陽不相順接而成。臨床上有氣、血、痰、食四厥之分;辨證首先要分別虛、實。實證常見氣壅息粗,四肢僵直,牙關緊閉,脈沉實或沉伏;虛證見氣息微弱,張口自汗,膚冷肢涼,脈沉微細。 厥證的治療,以補虛瀉實,調整氣血陰陽為原則。 |
厥證治療的辨證論治 |
Ⅰ.氣厥 實證 【證見】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握拳,呼吸氣粗。四肢厥冷。舌苔薄白,脈弦或伏。 【治法】 順氣開郁。 【方藥】 主方五磨飲子(汪昂《醫(yī)方集解》)加減 處方:沉香10克,烏藥12克,木香6克,枳實12克,石菖蒲10克,檳榔12克,藿香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陽偏亢者,可加入鉤藤12克、石決明30克。 虛證 【證見】 眩暈昏仆,面色蒼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質淡,脈沉細微。 【治法】 補氣回陽。 【方藥】 1.主方四味回陽飲(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人參12克(另燉),熟附子10克,炮姜10克,黃芪20克,白術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若汗出不止者,加龍骨、牡蠣各20克。 2.中成藥參附注射液,用20毫升加入25%葡萄糖液20毫升中,靜脈緩慢推注,每15~30分鐘1次,可連續(xù)3。5次。或以50~10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或鹽水500毫升中靜滴。 Ⅱ.血厥 實證 【證見】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面赤唇紫。舌質暗紅,脈沉弦。 【治法】 活血順氣。 【方藥】 主方通瘀煎(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當歸尾12克,紅花12克,山楂15克,烏藥12克,青皮12克,木香9克,香附10克,鉤藤15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 虛證 【證見】 突然昏厥,面色蒼白,口唇無華,四肢震顫,目陷口張,自汗肢冷,呼吸微弱。舌質淡,脈沉細數(shù)。 【治法】 補養(yǎng)氣血。 【方藥】 1.主方人參養(yǎng)營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人參12克(另燉),黃芪30克,當歸10克,熟地黃15克,白芍12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 汗出肢冷、呼吸微弱者,可加熟附子12克、干姜10克。 2.中成藥參麥注射液(或生脈注射液),用20毫升加入25%葡萄糖液20毫升中靜注,隔10~15分鐘1次,連續(xù)3~5次。或以50-10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或鹽水250~500毫升中靜滴,直至病情好轉為止。 Ⅲ.痰厥 【證見】 突然昏厥,喉有痰聲,或嘔吐涎沫,呼吸氣粗。舌苔白膩,脈沉滑。 【治法】 行氣豁痰。 【方藥】 1.主方導痰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南星10克,枳實9克,陳皮6克,茯苓12克,蘇子12克,白芥子10克,郁金12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 若痰濕化熱者,加黃芩12克、瓜蔞仁10克、梔子10克、竹茹12克。 2.單方驗方痰厥湯(印會河驗方) 處方:川烏頭、生附子各3克,干南星4.5克,廣木香3克,石菖蒲6克,燈心草3扎,朱砂0.3克(沖服)。水煎分2次服。適用于寒痰厥逆型。 Ⅳ.食厥 【證見】 暴飲過食之后,突然昏厥,氣息窒塞,脘腹脹滿。苔厚膩,脈滑實。 【治法】 和中消導。 【方藥】 主方保和丸(朱丹溪《丹溪心法》) 處方:神曲12克,山楂18克,萊菔子15克,藿香12克,蒼術10克,厚樸12克,法半夏12克,茯苓12克,陳皮6克,砂仁6克(后下)。水煎服。 若腹脹大便不通者,可用小承氣湯(張仲景《傷寒論》)導滯下行。 |
厥證治療的其他療法 |
1.外治法 3.針灸療法 |
疾病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疾病
- 網(wǎng)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jié)炎]膝關節(jié)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