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證
淋證是指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小腹拘急引痛的病證。西醫的泌尿系統感染及結石、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淋證治療的診斷要點 |
1.小便頻急、淋瀝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為淋證之基本特征,診斷的主要依據。 2.除上述共同癥狀外,各種淋證又有各自不同的特殊表現: 3.實驗室尿液檢查,可見異常;x線攝片,可發現泌尿系統結石等。 |
淋證治療的辨證分析 |
淋證的發生,主要與膀胱濕熱、脾腎虧虛、肝郁氣滯有關。病位在腎與膀胱。其病機主要是濕熱蘊結下焦,導致膀胱氣化不利。若病延日久,熱郁傷陰,濕遏陽氣,或陰傷及氣,可導致脾腎兩虛,膀胱氣化無權,則病證從實轉虛,而見虛實夾雜。 本證臨床應注意與癃閉相鑒別。癃閉是以排尿困難,量少或無尿,無尿痛為特征,與淋證不同。 辨證時應在區別各種不同淋證的基礎上,審察證候虛實。一般說來,初起或在急性發作階段屬實,以膀胱濕熱、砂石結聚、氣滯不利為主;久病多虛,病在脾腎,以脾虛、腎虛、氣陰兩虛為主。同一種淋證,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病機并非單純劃一。如同一種氣淋,既有實證,又有虛證,實證由于氣滯不利,虛證緣于氣虛下陷,一虛一實,迥然有別。又如同一種血淋,由于濕熱下注,熱盛傷絡者屬實,由于陰虛火旺,虛火灼絡者屬虛。再如熱淋,經過治療有時濕熱尚無去盡,又出現腎陰不足或氣陰兩傷等虛實并見的證候。 本證一般初病屬實、屬熱,治療以清熱利濕為主;久病屬虛,病在脾腎,宜以補益脾腎治之。 |
淋證治療的辨證論治 |
熱淋 【證見】 尿頻數,尿道灼熱刺痛,尿色黃赤,小腹墜脹,或有腰痛,或有惡寒發熱,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 清熱利濕通淋。 【方藥】 1.主方八正散(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篇蓄、瞿麥、金銀花、連翹各15克,梔子、木通各12克,滑石、車前草、珍珠草、土茯苓各30克,大黃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分清五淋丸,每次1袋,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 (1)地榆大黃湯(賴天松等《I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地榆30克,大黃、白茅根、川革薜、瞿麥各15克,石榴皮12克,牡丹皮、黃柏、石韋、白槿花各9克,琥珀6克(沖服),甘草5克。水煎服。 (2)柴芩湯(嚴澤潤《湖北中醫雜志》1986.1) 處方:柴胡、黃芩、車前草、石韋、六一散各30克。水煎服。 石淋 【證見】 尿中夾有砂石,小便艱澀、刺痛,甚則血尿,或腰腹引痛。舌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 清熱利濕,排石通淋。 【方藥】 1.主方石韋散(李用粹《證治匯補》)加減 處方:石韋、冬葵子、瞿麥、車前子各15克,金錢草、滑石各30克,海金砂、木通、雞內金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尿血者,加小薊、藕節各30克,生地黃15克。兼發熱者,加蒲公英30克,黃柏、大黃各12克。病久氣虛者,加黃芪20-30克。 2.中成藥石淋通片,每次5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金龍排石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雞內金、生甘草梢各9克,金錢草、滑石、白芍各30克,懷牛膝、廣地龍各12克,火硝6克(沖服),硼砂4克(沖服),茯苓15克,澤瀉、車前子各10克。水煎服。 血淋 【證見】 小便熱澀刺痛,尿色紫紅,甚則夾有血塊,小腹脹滿疼痛,或見心煩。舌苔薄黃。 【治法】 清熱通淋,涼血止血。 【方藥】 1.主方小薊飲子(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小薊、藕節、滑石各30克,生地黃、茅根20克,蒲黃、赤芍、牡丹皮、木通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久病腎陰虧虛,火旺傷絡尿血者,可選用知柏地黃丸(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生地黃、山茱萸、山藥各15克,茯苓、知母、黃柏、牡丹皮、澤瀉各12克,旱蓮草18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紫地寧血散,每次2瓶,每日3次。 膏淋 【證見】 小便混濁如米泔水,置之沉淀如絮狀。上有浮油如脂,或夾有凝塊,或混有血液,尿道熱澀疼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 清熱利濕,分清泄濁。 【方藥】 1.主方程氏萆薢分清飲(程鐘齡《醫學心悟》)加減 處方:萆薢30克,石韋20克,黃柏12克,車前子15克,石菖蒲10克,蓮子心12克,茯苓12克,滑石30克,丹參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久病腎虛下元不固者,可選用膏淋湯(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加減:黨參、山藥各30克,熟地黃、芡實、白芍、菟絲子、山茱萸各15克,龍骨、牡蠣20克,炙甘草6克。 2.中成藥萆寫薢清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乳糜尿方(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石韋、萹蓄、萆薢、劉寄奴、雞血藤各30克,茯苓、生地黃各12克,紅花10克。水煎服。 氣淋 【證見】 小便澀滯,淋瀝不宣,少腹滿痛,苔薄白,脈沉弦。 【治法】 利氣疏導。 【方藥】 1.主方沉香散(尤在涇《金匱翼》)加味 處方:沉香、陳皮各10克,當歸、白芍各12克,石韋、王不留行、冬葵子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久病氣虛,不能攝納,尿有余瀝者,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2.中成藥補中益氣丸,每次10克,每日3次。用于久病氣虛患者。 勞淋 【證見】 小便不甚赤澀,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遇勞即發,腰酸膝軟,神疲乏力。舌質淡,脈虛弱。 【治法】 健脾益腎。 【方藥】 1.主方無比山藥丸(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山藥15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熟地黃15克,山茱萸12克,巴戟天12克,菟絲子15克,杜仲15克,牛膝12克,五味子6克,肉蓯蓉15克,黨參15克,北芪2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若腎陰虧虛者,可配合知柏地黃丸。腎陽虛衰者,可配合右歸丸。 2.中成藥補中益氣丸,每次10克,每日3次。 |
淋證治療的其他療法 |
1.飲食療法 3.預防調護 |
疾病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疾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