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
來自互聯網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10-3 16:03:59

咳血是血由肺而來,經氣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帶有血絲,或痰血相兼,或純血鮮紅,問夾泡沫,均稱為咳血,又稱咯血、嗽血。西醫的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膿瘍等病引起咳血,可參考本證辨證論治。
咳血治療的診斷要點
血經咳嗽而出,血色鮮紅或暗紅,常間夾泡沫或痰血相兼。
多有肺系疾患的病史。咳血前有胸悶、喉癢等癥。
x線胸透或攝片、纖維支氣管鏡等檢查,常可見肺部有關病變。
應注意與吐血相鑒別,要排除鼻腔或口腔的出血。
咳血治療的辨證分析 |
咳血總由肺絡受損所致。因肺為嬌臟,喜潤惡燥,不耐寒熱,故外感風熱燥邪,或肝火上逆犯肺,陰虛肺熱等,損傷于肺,使肺失清肅,肺絡受損,血溢脈外,則為咳血。治以清肺、瀉火、降氣、平肝、養陰、止血為法。在用藥上忌用升散、燥熱之品,以免氣火升騰,耗液灼津,加重咳血。
|
咳血治療的辨證論治 |
燥熱傷肺型 【證見】 喉癢咳嗽,痰中帶血,口干鼻燥,或身熱。舌紅苔薄黃,脈數。
【治法】 清熱潤肺,寧絡止血。
【方藥】
1.主方桑杏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桑葉15克,杏仁12克,川貝母10克,北沙參15克,梨皮20克,梔子10克,茜根12克,天花粉12克,側柏葉15克,藕節20克。水煎服。
兼有外感風熱者,加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牛蒡子10克。
2.中成藥
(1)云南白藥,每次1克,每日3次。
(2)紫地寧血散每次2瓶(8克),每日3次。
兩藥亦適合以下各型咳血。
3.單方驗方
(1)咯血湯(陜西中醫學院驗方)
處方:茜草根、側柏葉、仙鶴草、旱蓮草、白及各100克,生地黃、牛膝各50克,花蕊石20克,阿膠、甘草各15克,三七末10克(沖)。水煎2次,藥液兌勻,分服,每日l劑。
(2)姜氏支擴方(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小薊草15~30克,白及15克,生蒲黃15克,三七9克,蛤粉9克(包),阿膠(烊)9克。水煎服。主治支氣管擴張伴各類型出血者,尤宜治大出血者。
(3)清肺止血湯(廣州中醫學院驗方)
處方:生地黃30克,牡丹皮10克,仙鶴草12克,葦莖12克,魚腥草15克,桑白皮15克,北杏仁12克,桔梗10克。水煎服。
肝火犯肺型 【證見】 咳嗽陣作,痰中帶血,或純血鮮紅,咳時胸脅引痛,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法】 清肝瀉肺,涼血止血。
【方藥】
1.主方瀉白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合黛蛤散(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桑白皮15克,地骨皮12克,海蛤殼20克,青黛6克(沖服),梔子10克,紫珠草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單方驗方
(1)三黃花蕊石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大黃10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降香12克,花蕊石12克。水煎服。
(2)桑丹桔梗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桑葉、牡丹皮、知母、枇杷葉、黃芩、蟬蛻各9克,桑白皮、黛蛤散、當歸、桔梗各10克,鉤藤、地骨皮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陰虛肺熱型 【證見】 咳嗽少痰,痰中夾血或反復咳血,口干咽燥,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 滋陰潤肺,寧絡止血。
【方藥】
1.主方百合固金湯(汪昂《醫方集解》引趙蕺庵方)加減
處方:百合20克,麥冬15克,川貝母12克,生地黃15克,玄參15克,白芍12克,黃芩10克,藕節30克,阿膠12克(烊化),仙鶴草20克,旱蓮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潮熱者,加青蒿12克、鱉甲30克、地骨皮15克、白薇12克。盜汗者,加浮小麥30克、糯稻根15克、牡蠣30克。
2.單方驗方
(1)天門冬丸(方藥中等《實用中醫內科學》)
處方:天冬30克,甘草、茯苓、阿膠各15克,杏仁、貝母各20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姜氏支擴方(姜春華驗方)
處方:野百合9克,蛤粉9克(包),百部9克,麥冬9克,天冬9克,白及15克。水煎服。
(3)柏葉三七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仙鶴草12克,三七末3克,紫珠草6克,茜根6克,側柏葉9克,白及5克,降香3克,百部3克,冬蟲夏草9克,梔子9克,海蛤殼粉9克,藕節炭12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4)寧肺止血湯(《四川中醫》)
處方:生地黃30克,玄參20克,天冬18克,麥冬15克,生側柏葉15克,白及15克,制附子5克,白蔻仁3克(后下),三七粉6克(分2次沖服),阿膠15克(溶化)。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咳血治療的其他療法 |
1.針灸療法 (1)體針:取魚際、天澤穴。魚際用瀉法,天澤用補法,還可配合灸涌泉。
(2)皮膚針:用梅花針反復點刺兩側頸動脈區各10。20分鐘。
2.飲食療法 (1)鮮藕雪梨汁:鮮藕節250克(洗凈去節),雪梨1-2個(去皮及心),共榨取汁,分2次服。適用于各型咳血。
(2)百合沙參玉竹燉水鴨:百合、北沙參、玉竹各30克,水鴨1只(去毛臟),加適量水共煲爛熟,加鹽調味分次服食。適用于陰虛肺熱之咳血。 3.五絕指針療法(周身多經脈調理加局部選穴刺激治療) 4.預防調護
平時應注意保暖,防止外邪犯肺,因咳嗽而引起出血。
宜少食或不食辣辛炙焯及生痰動火之物;吸煙及飲酒易使咳血復發,故宜戒除。
咳血量多者,應絕對臥床休息,應讓病人側臥,或頭側向一邊,以利于血痰咳出,防止血涌氣逆、呼吸窒息及氣隨血脫的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