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凡血從肛門排出體外,無論在大便前、大便后下血,或單純下血,或與糞便混雜而下,均稱為便血。西醫的各種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便血治療的診斷要點
便血治療的辨證分析
本證多因濕熱蘊結腸道,腸道脈絡受損,或因脾胃虛寒,中氣不足,統血無力,以致便血。故本病一般以清化濕熱或健脾溫中為主要治法。
便血治療的辨證論治
腸道濕熱型
【證見】 便血鮮紅,大便不暢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 清化濕熱,涼血止血。
【方藥】
1.主方地榆散(張伯臾等《中醫內科學》)加減
處方:地榆20克,茜根12克,梔子10克,黃連9克,黃芩10克,茯苓12克,槐花12克,金銀花12克,枳殼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紫地寧血散,每次8克,每日3次。
(2)云南白藥,每次1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紫榆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紫珠草30克,地榆20克。水煎服。
(2)四黃湯(《中醫雜志》)
處方:大黃15克,黃連9克,生地黃30克,生黃芪15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3)止血合劑(《上海中醫雜志》)
處方: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炙海螵蛸12克,白及12克,槐花15克,地榆15克,蒲黃15克,仙鶴草15克。水煎服。
脾胃虛寒型
【證見】 便血紫暗或黑色,腹部隱痛,神疲乏力,面色無華。舌淡,脈細。
【治法】 健脾溫中,養血止血。
【方藥】
1.主方黃土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伏龍肝50克,白術12克,熟附子10克,阿膠12克(烊化),熟地黃15克,黃芩lO克,白及12克,黃芪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參照腸道濕熱型中成藥。
3.單方驗方
(1)石榴皮煎:石榴皮20克,水煎去渣,加紅糖適量,溫服。每日l一2劑。
(2)芪精便血方(田鳳鳴《中國奇方全書》)
處方:黃芪20克,黃精30克,人參、大黃各10克,甘草、大棗、生姜各5克。水煎服。
(3)歸芍異功散加減(劉正錫《新千金方》)
處方:黨參30克,白術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陳皮3克,當歸10克,白芍15克,黃連9克,地榆9克,丹參30克,三七3克(沖服),白及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便血治療的其他療法
1.飲食療法
(1)馬齒莧綠豆湯:鮮馬齒莧120克(干30克),綠豆60克,共煎湯加適量紅糖服食。適用于腸道濕熱便血。
(2)火炭母茶:火炭母30克,綠茶10克,共煎湯,加白糖調味服。適用于腸道濕熱便血。
(3)黃芪三七煲瘦肉:黃芪30克,三七10克,大棗5枚,豬瘦肉150克,共煲湯加鹽調味服食。適用于脾胃虛寒便血。
2.預防調護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疾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