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指南醫案--肩臂背痛
徐 邇日天令驟冷,診左脈忽現芤澀,痛時筋攣,繞掣耳后,此營虛脈絡失養,風動筋急,前法清絡,涼劑不應,營虛不受辛寒,仿東垣舒筋湯意。痛繞耳后
當歸 生黃芪 片姜黃 桂枝 防風 生于術
煎藥化活絡丹一丸。
某 勞倦,肩臂疼,肩臂痛
川桂枝木 木防己 五加皮 茯苓 生苡仁 炒白蒺
涂六二 痛起肩胛,漸入環跳髀膝,是為絡虛。
黃芪五錢 于術三錢 當歸三錢 茯苓二錢 防己八分 防風根五分 羌活五分
又 照前方去防風、羌活,加杞子、沙苑。
鄒 五旬又四,陽明脈衰,肩胛筋緩,不舉而痛,治當通補脈絡,莫進攻風。
生黃芪 于術 當歸 防風根 姜黃 桑枝
王四二 陽明氣衰,厥陰風動頭眩目昏,右肩痛麻,脅下有聚氣,足厥陰主治。
枸杞子四兩 歸身三兩 羚羊角生研二兩 制白蒺去刺三兩 嫩黃芪皮四兩 胡天麻二兩煨
菊花二兩,熬汁桑枝四兩熬汁丸。
徐五二 左指脹痛引肩,男子血虛風動,病在肝,形脈不足,以柔藥溫養。
制首烏 枸杞子 歸身 三角胡麻 菊花炭 柏子仁 刺蒺藜
桑枝膏丸。
俞嫗 高年陽明氣乏,肩胛痛難屈伸,法當理衛陽通補。
黃芪 桂枝 歸身 片姜黃 海桐皮 夏枯草
孫二四 腎氣攻背項強,溺頻且多,督脈不攝,腰重頭疼,難以轉側,先與通陽,宗許學士法。背痛
川椒炒出汗三分 川桂枝一錢 川附子一錢 茯苓一錢半 生白術一錢 生遠志一錢
凡沖氣攻痛,從背而上者,系督脈主病,治在少陰,從腹而上者,治在厥陰,系沖任主病,或填補陽明,此治病之宗旨也。
汪十二 肝濁逆攻,痛至背。
淡干姜八分 炒黑川椒三分 炒焦烏梅肉五分 小川連三分 川桂枝木五分 北細辛二分 黃柏五分 川楝子肉一錢 生白芍二錢
陳氏 內經論諸痛皆寒,時當冬臘,口鼻吸受寒冷,阻氣隧之流行,痛自胸引及背,甚則手足厥冷,只宜兩通氣血主治。
川楝子 延胡 生香附 橘紅 吳萸 烏藥 紅花
沈氏 脈芤汗出失血,背痛,此為絡虛。
人參 炒歸身 棗仁 炒白芍 炙草 茯神
莊三四 督虛背疼,脊高突。
生毛鹿角切片三錢 鹿角霜一錢半 杞子三錢 歸身一錢 生杜仲一錢半 沙苑一錢 茯苓一錢半 青鹽調入三分
張三八 督虛背痛,遺泄。
生毛鹿角 鹿角霜 生菟絲子 生杜仲 沙苑子 白龍骨 茯苓 當歸
肺朝百脈,肺病則不能管攝一身,故肺俞為病,即肩背作痛,又背為陽明之府,陽明有虧,不能束筋骨,利機關,即肩垂背曲,至于臂,經絡交會不一,而陽明為十二經絡之長,臂痛亦當責之陽明,但痛有內外兩因,虛實迥,異治分氣血二致,通補攸殊,如營虛脈絡失養,風動筋急者,不受辛寒,當仿東垣舒筋湯之意,佐以活絡丹,勞倦傷陽,脈絡凝塞,肩臂作痛者,以辛甘為君,佐以循經入絡之品,陽明氣衰,厥陰風動,右肩痛麻者,用枸杞歸身黃羚羊桑枝膏,為陽明厥陰營氣兩虛主治,血虛風動者,因陽明絡虛,受肝臟風陽之擾,用首烏枸杞歸身胡麻柏子仁刺蒺藜藥等味,以柔甘為溫養,失血背痛者,其虛亦在陽明之絡,用人參歸身棗仁白芍炙草茯神,以填補陽明,若腎氣上逆,則督虛為主病,宜用奇經之藥以峻補真陽,至于口鼻吸受寒冷,阻郁氣隧,痛自胸引及背者,宗內經諸痛皆寒之義,以溫藥兩通氣血,更有古法,如防風湯散肺俞之風,指迷丸治痰流臂痛,控涎丹治流痹牽引,此皆從實癥而治,所謂通則不痛也,醫者不拘守一法,洞悉病源,運巧思以制方,而技于是進。龔商年
徐評 痛定于肩背,此著痹之類,必用外治之藥,以攻之提之,煎藥不能取效也。
當歸 生黃芪 片姜黃 桂枝 防風 生于術
煎藥化活絡丹一丸。
某 勞倦,肩臂疼,肩臂痛
川桂枝木 木防己 五加皮 茯苓 生苡仁 炒白蒺
涂六二 痛起肩胛,漸入環跳髀膝,是為絡虛。
黃芪五錢 于術三錢 當歸三錢 茯苓二錢 防己八分 防風根五分 羌活五分
又 照前方去防風、羌活,加杞子、沙苑。
鄒 五旬又四,陽明脈衰,肩胛筋緩,不舉而痛,治當通補脈絡,莫進攻風。
生黃芪 于術 當歸 防風根 姜黃 桑枝
王四二 陽明氣衰,厥陰風動頭眩目昏,右肩痛麻,脅下有聚氣,足厥陰主治。
枸杞子四兩 歸身三兩 羚羊角生研二兩 制白蒺去刺三兩 嫩黃芪皮四兩 胡天麻二兩煨
菊花二兩,熬汁桑枝四兩熬汁丸。
徐五二 左指脹痛引肩,男子血虛風動,病在肝,形脈不足,以柔藥溫養。
制首烏 枸杞子 歸身 三角胡麻 菊花炭 柏子仁 刺蒺藜
桑枝膏丸。
俞嫗 高年陽明氣乏,肩胛痛難屈伸,法當理衛陽通補。
黃芪 桂枝 歸身 片姜黃 海桐皮 夏枯草
孫二四 腎氣攻背項強,溺頻且多,督脈不攝,腰重頭疼,難以轉側,先與通陽,宗許學士法。背痛
川椒炒出汗三分 川桂枝一錢 川附子一錢 茯苓一錢半 生白術一錢 生遠志一錢
凡沖氣攻痛,從背而上者,系督脈主病,治在少陰,從腹而上者,治在厥陰,系沖任主病,或填補陽明,此治病之宗旨也。
汪十二 肝濁逆攻,痛至背。
淡干姜八分 炒黑川椒三分 炒焦烏梅肉五分 小川連三分 川桂枝木五分 北細辛二分 黃柏五分 川楝子肉一錢 生白芍二錢
陳氏 內經論諸痛皆寒,時當冬臘,口鼻吸受寒冷,阻氣隧之流行,痛自胸引及背,甚則手足厥冷,只宜兩通氣血主治。
川楝子 延胡 生香附 橘紅 吳萸 烏藥 紅花
沈氏 脈芤汗出失血,背痛,此為絡虛。
人參 炒歸身 棗仁 炒白芍 炙草 茯神
莊三四 督虛背疼,脊高突。
生毛鹿角切片三錢 鹿角霜一錢半 杞子三錢 歸身一錢 生杜仲一錢半 沙苑一錢 茯苓一錢半 青鹽調入三分
張三八 督虛背痛,遺泄。
生毛鹿角 鹿角霜 生菟絲子 生杜仲 沙苑子 白龍骨 茯苓 當歸
徐評 痛定于肩背,此著痹之類,必用外治之藥,以攻之提之,煎藥不能取效也。
文章錄入:中醫五絕網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