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第 2 頁
戴三九 始于傷陰,繼則陽損,脘痛似乎拘束,食物超時不運,當理中焦健運二陽,通補為宜,守補則謬。
桂枝木 茯苓 生姜渣 炒焦遠志 炒黃半夏 生益智仁
余三四 胃疼發,前后心冷,嘔吐。
淡吳萸 炒半夏 蓽茇 淡干姜 草果仁 厚樸 廣皮 桂枝木
某 中州陽失健運,脘中痛,食不化。
益智仁 谷芽 廣皮 炙草 茯苓 檀香汁 半夏曲 炒荷葉
顧五十 清陽失職,脘中痹痛,得噯曠達當辛以通之。
薤白 半夏 桂枝 茯苓 干姜
顧五一 營虛胃痛,進以辛甘。營絡胃陽兼虛
當歸一錢半 甜桂枝一錢 茯苓三錢 炙草五分 煨姜一錢半 南棗肉二錢
費二九 勞力氣泄陽傷,胸脘痛發,得食自緩,已非質滯停蓄,然初病氣傷,久泄不止,營絡亦傷,古謂絡虛則痛也,攻痰破氣不去病,即傷胃,致納食不甘,噯噫欲嘔,顯見胃傷陽敗,當以辛甘溫方。
人參 桂枝 茯苓 炙草 煨姜 南棗
某 胃痛已久,間發風疹,此非客氣外感,由乎情懷郁勃,氣血少于流暢,夫思慮郁結,心脾營血暗傷,年前主歸脾一法,原有成效今食減形瘦,當培中土,而理營輔之,異功加歸芍,用南棗肉湯泛丸。
程氏 脈軟背寒,食入脘痛。
人參 茯苓 當歸 白芍 炙草 煨姜 南棗
某女 形寒脘痛,得食甚,手按少緩,非有余客邪病,擬進和營衛法。
歸桂枝去芍加茯苓。
蔣 陽微氣阻,右脘痛痹,據云努力痛起,當兩調氣血。胃陽虛氣滯血痹
延胡 半夏 厚樸 橘紅 桂枝木 良姜 瓜蔞皮 茯苓
某二八 努力,饑飽失時,好飲冷酒,脈弦硬,中脘痛。
熟半夏三錢 云茯苓三錢 桃仁去皮尖炒研二錢 良姜一錢 延胡一錢 紅豆蔻一錢去殼
丸方 熟半夏三兩炒 云茯苓二兩 生厚樸二兩 小附子一兩炙 草果仁去衣一兩 高良姜一兩生
老姜汁法丸,每服三錢。
朱 痛固虛寒,吐痰泄氣稍緩,當通陽明,勿雜多歧。陽虛痰滯
人參 半夏 姜汁 淡附子 茯苓 淡干姜
某嫗 陽微痰滯,胃酸痛脹,用阿魏丸六分。
施六二 胃痛,濁痰上逆。陽虛陰濁凝阻
代赭石 炒半夏 淡吳萸 淡干姜 茯苓 廣皮 蓽茇 生益智仁
張四八 陽微濁凝,胃下疼。
炒黑川椒去目一錢 炮黑川烏三錢 炮黑川附子三錢 炮淡干姜一錢半
高五十 素多郁怒,陽氣窒痹,濁飲凝冱,湯飲下咽,吐出酸水,胃脘痛痹,已經三載,漸延噎膈,先與通陽徹飲俾陽氣得宣,庶可向安。
半夏 枳實皮 桂枝木 茯苓 淡干姜
又 脈右弦不饑,納谷不運,吞酸,濁飲尚阻,陽仍不宣。
半夏 良姜 桂枝木 茯苓 延胡 淡干姜
高 脈虛澀,胃痛久,治在血分。血絡瘀痹
桃仁 當歸 桂枝 茯神 遠志 炙草
錢三六 酒肉滯氣胃痛,鄉人稱為穿心箭風,方書所無,不可稽考,苦辛泄降可效。
延胡 川楝子 桃仁 蒲黃 五靈脂
盛三六 胃痛喜得暖食,腸中泄氣則安,數年痛必入絡,治在血中之氣。
桂枝木 桃仁 韭白汁 歸須 茯苓塊
又 陽微胃痛。
當歸 桂枝木 桃仁 炙甘草 煨姜 南棗
席 經幾年宿病,病必在絡,痛非虛癥,因久延,體質氣餒,遇食物不適,或情懷郁勃,痰因氣滯,氣阻血瘀,諸脈逆亂,頻吐污濁而大便反秘,醫見嘔吐肢冷,認為虛脫,以理中加附子溫里護陽,夫陽氣皆屬無形,況乎病發有因,決非陽微欲脫,憶當年病來,宛是肝病,凡疏通氣血皆效,其病之未得全好,由乎性情食物居多,夏季專以太陰陽明通劑,今痛處在脘,久則瘀濁復聚,宜淡味薄味清養,初三竹瀝泛丸仍用,早上另立通瘀方法。
蘇木 人參 郁金 桃仁 歸尾 柏子仁 琥珀 茺蔚
紅棗肉丸,早服二錢。
秦 久有胃痛,更加勞力,致絡中血瘀,經氣逆,其患總在絡脈中痹窒耳,醫藥或攻里,或攻表,置病不理,宜乎無效,形瘦清減,用緩逐其瘀一法。
蜣螂蟲炙一兩

用老韭根白搗汁泛丸,每服二錢,滾水下。
潘氏 脈弦澀,經事不至,寒熱,胃痛拒格,嘔惡不納,此因久病胃痛,瘀血積于胃絡,議辛通瘀滯法。
川楝子 延胡 桂枝木 五靈脂 蒲黃 香附
吳氏 氣火郁,胃痛。氣火郁
川楝子 橘紅 炒楂肉 郁金 黑山梔 香附
江二十 胃疼緩,氣逆不降。氣逆不降
鮮枇杷葉 杏仁 生香附 降香汁 厚樸 橘紅 桔梗 白蔻
范氏 諸豆皆能閉氣,漿凝為腐,宛是呆滯食物,食已脘痞痛脹,乃清氣之阻,診脈小澀,舌白粘膩,當理氣以開曠胸中。
杏仁 厚樸 老蘇梗 廣皮白 白蔻仁 枳殼汁 桔梗汁
徐評 治胃痛之方,大段亦不外此,但痛必有外邪內積,不宜輕補,而用人參甚多,痛久則必熱,而用姜附甚多,俱為太過。本文來自:中醫五絕網http://www.ibe2005.net
文章錄入:中醫五絕網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