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白睛疾病 第八節 胬肉攀睛
本病為目中胬肉由眥角橫貫白睛,攀侵黑睛,故名胬肉攀睛。病名可見于《銀海精微》。
生于大眥者較為多見,也有生于小眥者,亦可大小眥同時發生。男多于女。常見于成年人,特別是老年人及戶外工作者。病變進行緩慢,往往要經過數月或數年始侵入黑睛,甚者可掩及瞳神,影響視力,亦有停止發展者。相當于西醫學的翼狀胬肉。
[病因病機]
一、心肺兩經風熱壅盛。
二、恣嗜五辛酒漿,脾胃壅滯濕熱,上蒸于目。
三、過度勞欲,耗損心陰,暗奪腎精,水不制火,以致虛火上炎。以上諸因,皆可導致脈絡瘀滯,血壅于眼。此外眼裂部位白睛易受風沙、煙灰或陽光之類物理刺激,可加速胬肉的滋生。
[臨床表現]
瞼裂部位的白睛上起膜,漸漸變厚,有血絲相伴,紅赤高起,而成胬肉。漸向黑睛攀侵。胬肉多呈三角形,自眥角開始,橫向白睛的寬大部分稱體部,攀向黑睛的尖端稱為頭部。
如自覺眼部澀癢,胬肉頭尖高起而體厚,赤瘀如肉,發展較為迅速,每可侵及黑睛中央,障漫黑睛則視而不見。如澀癢不著,胬肉頭平而不高起,體亦菲薄如蠅翅,色白或淡紅,多發展緩慢,或始終停止在黑睛邊緣部,不影響視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