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兩眥疾病 第一節 冷淚癥第 3 頁
(二)氣血不足,收攝失司
[主證]患眼不紅不痛,流淚頻頻,淚水清冷稀薄,兼面色少華,神疲體倦,健忘怔忡,舌淡苔薄。
[證候分析]津液通于目者為淚,臟腑虛弱,氣血不足,則不能收攝其液,故眼淚頻下。臟虛無火,故淚液清冷稀薄。脾虛不運,生化乏源,氣血衰少,故出現神疲倦怠,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弱。心血不足,不能養心,心神不寧,故出現健忘、怔忡。
[治法]益氣養血,收攝止淚。
[方藥]八珍湯加減。八珍湯由四君子湯與四物湯組成。四君子湯中黨參、白術、茯苓、甘草補氣健脾;四物湯中熟地、白芍、當歸、川芎補血活血。二者合用為氣血雙補良方。如迎風淚多者,加防風、白芷以祛風止淚,則能扶正祛邪,收標本同治之功。如冬月淚多,有畏寒、肢冷、苔白膩者,酌加細辛、桂枝,以溫經祛寒,或用河間當歸湯。
(三)肝腎兩虛,約束無權
[主證]眼淚常流,拭之又生,清冷而稀薄,兼頭昏耳鳴,腰膝酸軟,脈細弱。
[證候分析]“淚為肝液,腎主五液,肝腎不足,淚失約柬,自然流出,平素頭昏耳鳴,腰膝酸軟,屬肝腎不足。
[治法]養肝益腎,固攝止淚。
[方藥]左歸飲加減。方中熟地滋補肝腎,養血益精,為左歸飲之主藥;山萸肉、枸杞子助主藥補肝腎,山藥補脾腎,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腎陽虛者,加巴戟天、肉蓯蓉、桑螵蛸,以加強補陽作用。迎風尤甚者,加防風、白芷。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