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發展概況第 3 頁
三、發展
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中醫外科發展較快。兩晉南北朝的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介紹了許多有科學價值的經驗,如用海藻治療癭疾,是世界上最早用含碘食物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記載;用狗腦敷治瘋狗咬傷,開創了用免疫法治療狂犬病的世界先例。南北朝時有了我國現存最早的外科專著《劉涓子鬼遺方》(成書于499年),載有癰疽的鑒別診斷、內外處方140個。其中,外傷用止血、收斂、止痛,癰疽用清熱解毒藥,腸癰用大黃湯,膿成不可服,均符合臨床實際。對辨別有膿無膿和膿腫切開方法的描述也有實用價值,如說:“癰大堅者,未有膿;半堅薄半有膿;當上薄者都有膿,便可破之。聽破之法,應在下,逆上破之,令膿得易出!彼宄沙苍降染帉懙摹吨T病源候論》是我國第一部病因病機學專著,書中有不少外科內容,對癭瘤、丹毒、疔瘡、癰疽、痔瘺、獸蛇咬傷等疾病的病因病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40多種皮膚病的記載中,對某些皮膚病病因的認識已顯示出相當的科學水平,如“在頭生瘡,有蟲,白痂甚癢”,是指發癬;“濕疥者,小瘡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蟲,人往往以針頭挑得,狀如水內瘸蟲”,指的是疥瘡;并認識到漆瘡與過敏體質有關。在“金瘡腸斷侯”中有腸吻合的記載,如“腸兩頭見者,可速續之,先以針縷如法連續斷腸,便取雞血涂其際”,說明對腹部手術已有一定的經驗。還有血管結扎、拔牙等手術方法的記載。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臨床實用百科全書,記載了很多臟器療法,如食動物肝臟治療夜盲癥,食牛羊乳治療腳氣病,食羊層、鹿靨治療甲狀腺腫大,都是現代科學證實了的臨床經驗。至于用蔥管導尿,則比1860年法國發明橡皮管導尿早1200多年。王燾的《外臺秘要》載方6000佘首,包含了不少外科方劑,是外科方藥的重要參考文獻。
宋代外科已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在病機分析上重視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治療上注重扶正與祛邪相結合、內治與外治相結合!短绞セ莘健诽岢鰬b別“五善七惡”,同時總結了內消、托里等內治方法。其他如用砒劑治療痔瘡,蟾酥酒止血止痛,燒灼法消毒手術器械等,都是這一時期的經驗總結。公元1227年魏峴的《魏氏家藏方》已載有在痔核周圍先涂膏劑,以免灼痛,使枯痔療法更為完善。宋代外科專著亦日益增多,其中《衛濟寶書》專論癰疽,并記載了很多醫療器械,如灸板、消息子、煉刀、竹刀、小鉤等的用法。李迅著《集驗背疽方》,對背疽病因、癥狀、治療作了全面論述。陳自明撰《外科精要》,強調癰疽應辨證施治,區分寒熱虛實,重視整體療法,載有托里排膿多個方藥,至今仍在臨床中應用。
元代的外科著作,有朱丹溪的《外科精要發揮》、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齊德之著的《外科精義》總結了元以前各種方書的經驗,從整體出發,指出外科病是陰陽不和、氣血凝滯所致,治療瘡瘍應辨別陰陽虛實,反對。治其外而不治其內,治其末而不治其本”的方法,提倡內治與外治相結合!妒泪t得效方》是一本創傷外科專著,在正骨方面有精確記述,對麻醉藥的組方、適應證、劑量均有具體說明,對傷科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