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汗證第 4 頁

【現代研究】
自汗
邢氏報道以當歸六黃湯治療29例婦女更年期煩熱自汗癥,病程1-3年,辨證屬于陰虛火旺,經治后全都有效。其中16例全部癥狀消失,服藥最少9劑,最多27劑[河北中醫1992~(3):35]信馬氏以補中益氣湯加山茱萸、山藥,另用五倍子粉少許敷臍,治療1例自汗嚴重(稱為漏汗)病程達1年的患者,服藥10劑后,基本治愈[四川中醫1991;(12):28L俞氏報道新加龍萸止汗湯(生龍骨、生牡蠣、山萸肉、何首烏、酸棗仁、黃芪、金櫻子、烏梅)對風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律不齊引起的全身性大汗癥(包括自汗及盜汗)有良好療效[中醫雜志1988;(2):138]。
活血化瘀法在汗證的治療中漸受重視,如陳氏治療1例汗出如油,白天需換衣5-6次,已病10余日,西醫診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自汗患者,曾用其他治療無效,以血府逐瘀湯加味收到良好效果[中醫雜志1993;(10):633L辛氏及呂氏分別以血府逐瘀湯治愈2例黎明汗出,患病半月的患者[四川中醫1991;(2):19]。
盜汗
盜汗以陰虛導致者為多,但亦有由陽虛所致者。如鐘氏謂,對于陰盛于內,陽浮于外,迫津外泄的盜汗,用附子為主,引火歸原,可獲較好效果[中醫雜志1992;(11):6L周氏對1例43歲的男性,盜汗每日2-3次,病已6年的患者,經辨證后采用真武湯治療,4劑汗止,繼以原方出入服藥10劑,隨訪2年未復發[四川中醫1991;(12):27L江氏對1例夜臥則下半身出汗已5年的患者,在芪附湯、桂枝龍骨牡蠣湯、牡蠣散3方的基礎上加補腎之品,療效優良[中醫雜志1991;(6):353]。
止汗方藥
余氏對汗證妙用仙鶴草,其經驗是:仙鶴草配白術療自汗,仙鶴草配紫丹參治盜汗,仙鶴草配藿膽(藿香加適量豬膽汁拌)治頭汗,仙鶴草配黃芪治半身出汗[中醫雜志1992;(9):517]。魏氏等用止汗錠(何首烏、五倍子、黃芪等量制粉,過120目篩,加入藥用基質,制成每粒含生藥1g的錠劑)治療168例汗證(其中自汗48例,盜汗66例,自汗兼盜汗54例),取得良好效果,總有效率為94.05%。在無效的10例中,有肺結核4例,腫瘤化療期5例,更年期綜合征1例。止汗錠的用法是:將臍部洗凈擦干,放1枚藥錠于臍內,上蓋塑料薄膜,外敷紗布,周邊用膠布固定,24小時換藥1次,連用8日為1療程。療效佳的患者,3日左右即顯效果[中醫雜志1991;(6):4l]。
中醫五絕網整理
- 相關文章
-
第八章 心肝病證 第二節 汗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