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湯

◎方 名:四物湯(補養之劑)
總 結:補陰益血
編 號:026
組 成:當歸、地黃、芍藥、川芎
主 治:治一切血虛,及婦人經病。
加 減:凡血證通宜四物湯。
1.如涼血:心加-黃連。肝-條芩。肺-枯芩。大腸-實芩。-黃連。腎膀胱-黃柏。脾-生地。胃-大黃。三焦-地骨皮。心包絡-丹皮。小腸-山梔、木通。
2.如清氣:心與包絡-加麥冬。肺-枳殼。肝-柴胡、青皮。脾-白芍。胃-干葛、石膏。大腸-三焦、連翹。小腸-赤茯苓。膀胱-滑石、琥珀。
3.血虛-加龜
4.血燥-加人乳
5.瘀血-加桃仁、紅花、汁、童便行之。
6.暴血-加薄荷玄參散之。
7.血不止-加炒蒲黃、京墨。久不止-加升麻,引血歸經。
8.婦人經血:?紫黑,脈數為熱-加芩、連?血淡,脈遲為寒-加桂、附。
9.人肥有痰-加半夏、南星、橘紅
10.人瘦有火-加黑梔、知母、黃柏
11.郁者-加木香、砂仁、蒼朮、神曲
12.瘀滯-加桃仁、紅花、延胡、肉桂
13.氣虛-加參、耆
14.氣實-加枳、樸。
歸 經:手少陰足太陰厥陰藥
方 義:1.當歸辛苦甘溫--入心脾生血為君。
2.生地甘寒-入心腎滋血為臣。
3.芍藥酸寒-入肝脾斂陰為佐。
4.芎藭辛溫-通上下而行血中之氣為使也。
變化方:1.加黃柏、知母-名「知柏四物湯」,再加玄參-名「滋陰降火湯」,治陰虛有火 。
2.知柏四物蜜丸,名:坎離丸,治陰虛嗽血。
3.加黃連、胡黃連,名:二連四物湯,治虛勞血虛,五心煩熱,熱入血室,夜分發熱。
4.加黃柏、黃芩、甘草-名三黃四物湯,治陰虛潮熱。
5.用生熟二地,加黃耆、丹皮、升麻、柴胡-名三黃補血湯,治亡血血虛,六脈俱大,按之空虛。
6.加桃仁、紅花-名元戎四物湯,治臟結便秘,撲損瘀血。
7.加羌活、防風-治風六合湯,治風虛眩運,風秘便難。蜜丸,名-補肝丸。
8.加木香、檳榔-名治氣六合湯,治血虛氣滯,或血氣上沖。
9.加羌活、天麻,蜜丸-名神應養真丹,治足厥陰經受風寒暑濕,癱瘓不遂,語言蹇澀,及血虛腳氣。
10.加桃仁、紅花、竹瀝、姜汁,治半身不遂,在左者屬瘀血。
11.去白芍,加防風-名防風當歸散,治發汗過多而成痙證,宜去風養血。
12.去地黃,加干姜-名四物湯,治婦人血虛,心腹痛。
13.加阿膠、艾葉、甘草-名膠艾湯,治沖任虛損,經水淋瀝,及血虛下痢。
14.加艾葉、四制香附,醋丸-名艾附暖宮丸,治子宮虛冷。再加阿膠,名婦寶丹,治虛寒經水不調。
15.加丹皮、地骨治婦人骨蒸。
16.除芍藥、地黃-名芎歸湯,為末-名佛手散,又名一奇散,又名君臣散。治產后血虛頭痛。胎動下血,服此自安。子死腹中,服此即下,催生神效。
17.合四君子-名八珍湯,治心肺虛損,氣血兩虛。
18.十全湯去白芍,加山茱、五味、防風、蓯蓉,入姜、棗煎-名大補黃耆湯,治氣血兩虛,自汗不止,及陽虛發厥。
19.四物、四君合小柴胡-名三合散,治產后日久虛勞。
20.四物各七錢,加防風一兩,梔子、黃芩、黃連各三錢,每服五錢。如脈實,加
大黃,名生地黃連湯→治婦人血風證去血過多,因而燥涸,循衣摸撮空,閉目揚手擲足,錯語失神,脈弦浮而虛。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