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經八脈考》二蹺為病第 2 頁
素問腰痛論曰∶腰痛不可舉者,申脈、仆參舉之。(太陽之穴,陽蹺之本也)又曰∶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飲,飲已欲走,刺直陽之脈上三 。在蹺上 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
王啟玄云∶足太陽之脈,循腰下會于后陰,故曰會陰。直陽之脈,挾脊下行,貫臀至 ,循 ,過外踝之后,條直而行者,故曰直陽之脈也。蹺,為陽蹺所生,申脈穴也。蹺上 下,乃承筋穴也,即 中央如外陷者中也。
太陽脈氣所發,禁針刺,但視其兩 中央有血絡盛滿者,乃刺之出血。
又曰∶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KT KT 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內筋為三 ,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后,上踝二寸所。
王啟玄云∶陰蹺起于然谷之后,上內踝之上,循陰股入陰,而循腹入胸里、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內廉,屬目內,會于太陽、陽蹺而上行,故病狀如此。內筋,即陰蹺之 ,交信穴也。
素問繆刺論曰∶邪客于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 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 ,(即申脈也)左刺右,右刺左,如人行十里頃而已。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