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卷第八 平嘔吐噦下利脈證第十四第 2 頁
趺陽脈微而澀,微則下利,澀則吐逆,谷不得入也。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暮食朝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夫吐家,脈來形狀如新臥起。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嘔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
噦而腹滿,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夫六腑氣絕于外者,手足寒,上氣,腳宿。五臟氣絕于內者,下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若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脈滑,按之虛絕者,其人必下利。
下利,有微熱,其人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利,脈數,若微發熱,汗自出者,自愈。設脈復緊,為未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