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卷第八 平肺痿肺癰咳逆上氣痰飲脈證第十五
脈經卷第八 平肺痿肺癰咳逆上氣痰飲脈證第十五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數被駃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寸口脈不出,而反發汗,陽脈早索,陰脈不澀,三焦踟躕,入而不出。
陰脈不澀,身體反冷,其內反煩,多吐唇燥,小便反難,此為肺痿,傷于津液。便如爛瓜,亦如豚腦,但坐發汗故也。
肺痿,其人欲咳不得咳,咳則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甚則脈浮弱。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溺,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湯以溫其臟。師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飲水者,自愈。自張口者,短氣也。
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胎滑,此為浮寒,非肺痿也。
問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也?師曰:此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則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
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脈數實者,為肺癰。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后竟吐膿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