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的癥狀有哪些?子宮肌瘤早期癥狀有哪些?子宮肌瘤有什么癥狀?第 5 頁
子宮肌瘤的癥狀有哪些?子宮肌瘤早期癥狀有哪些?子宮肌瘤有什么癥狀?第 5 頁
(9)低糖血癥:子宮肌瘤伴發低糖血癥(hypoglycemia)亦屬罕見。主要表現為空腹血糖低,意識喪失以致休克,經葡萄糖注射后癥狀可以完全消失。腫瘤切除后低血糖癥狀即完全消失。國內張麗珠于1980年報道1例子宮肌瘤并發低糖血癥。患者39歲,未婚,因間歇性發作嗜睡、頭暈、出汗,1個多月前先住內科,住院后發作6次,輕時頭暈、心悸、全身無力、出汗、神志清楚;重時有嗜睡、全身出汗,每次發作均在早晨,靜脈注射50%葡萄糖癥狀迅速好轉,神智隨即恢復。共測空腹血糖8次,未發作及發作各4次。未發作的血糖除一次為3.7mmol/L(66mg%)以外其余均在5.4~7.8mmol/L(97~140mg%)范圍,發作時血糖分別為3.16mmol/L(57mg%)、1.6mmol/L(28mg%)、1.8mmol(35mg%)、1.9mmol/L(35mg%)。后經婦科會診檢查子宮增大如孕4個月大小,質硬,表面光滑,活動受限,右卵巢雞蛋大囊腫,作子宮次全切除及右附件切除術,術時探查胰腺無異常發現,術后低血糖癥消失。病理診斷為子宮肌間平滑肌纖維瘤,右卵巢濾泡囊腫。術后隨訪16個月未再發作,每隔4個月測空腹血糖1次,分別為5.8mmol/L(104mg%),5.9mmol/L(106mg%),6.1mmol/L(110mg%),均為正常。子宮肌瘤發生低血糖也是異位激素綜合征的一種,其發生機制還未完全清楚。近年文獻報道非胰島細胞腫瘤患者出現低血糖癥,當低血糖發作時,血中胰島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IGF-1)和生長激素(GH)的水平降低甚至測不到,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Ⅱ(IGF-Ⅱ)濃度正常或輕度增高,腫瘤切除后低血糖發作消失,上述參數也恢復正常,認為非胰島素細胞腫瘤引起的低血糖與腫瘤細胞自分泌產生過多的IGF-Ⅱ有關。非胰島素細胞腫瘤患者發生低血糖癥,多數腫瘤是來自間葉組織或纖維組織,腫瘤可以是良性腫瘤,也可以是惡性,如纖維瘤、纖維肉瘤、平滑肌肉瘤等。腫瘤一般較大,通常見于胸腔、腹腔、腹膜后及盆腔腫瘤。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宮頸肥大]宮頸肥大怎么回事 07-23 [盆腔炎]五絕指針療法治療盆腔炎有效果嗎 06-12 [痛經][圖文]按摩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方法 04-10 [痛經]中藥臍療治痛經 03-02 [宮頸炎]宮頸炎的癥狀及危害 02-13 [乳腺癌][圖文]中醫防治乳腺癌的方法 02-12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病會癌變嗎? 02-12 [宮頸糜爛][圖文]宮頸糜爛癥狀 宮頸糜爛有什… 02-05 [乳腺癌][圖文]乳腺癌的原因 怎樣預防乳腺… 02-05 [宮頸囊腫][組圖]宮頸囊腫圖片 宮頸囊腫怎么…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