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脂肪肝的癥狀有哪些?第 2 頁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2-5-5 22:17:55 

蜘蛛痣出現的部位多在上腔靜脈分布的區域內,如面、頸、手背、上臂、前胸和肩等。其痣的大小不等,直徑可以針頭大到數厘米以上。檢查時用指尖或(針)火柴棒壓迫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動脈干部),其輻射狀小血管網即退色,去除壓力后又復出現。
蜘蛛痣常見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時。慢性肝病(包括脂肪肝)患者手掌大小魚際處常發紅,如壓后退色,稱為肝掌,發生機理與蜘蛛痣同。據報道,270例肝活檢確診為脂肪肝的患者8%有蜘蛛痣,脂肪肝好轉后蜘蛛痣消失,3例由脂肪肝轉成肝硬變,蜘蛛痣增多。
五、內分泌失調
肝臟為許多內分泌激素代謝滅活場所,脂肪肝時,病人除出現蜘蛛痣外,還可能有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陽痿,女性月經過多、閉經、病人體重減輕或增加等表現。
病人體重改變機理認為是皮質醇類在肝臟滅活減少,導致血中皮質醇量增多,患者基礎代謝改變,而見體重的變化。肝功能減退,糖、蛋白質、脂肪三大代謝會出現障礙,亦會導致患者體重減輕或出現肥胖。
六、維生素缺乏癥
脂肪肝時由于脂肪堆積合并飲食中維生素缺乏,病人易出現多種維生素缺乏癥。臨床可見周圍神經炎、舌炎、口角炎、皮干瘀斑、角化過度等。
維生素缺乏常認為是由于脂肪肝病人的維生素攝入量不足,但亦有人認為肝臟受損嚴重時,肝組織中的維生素含量亦減少,因此脂肪堆積合并飲食中維生素缺乏是導致出現維生素缺乏癥狀的兩個主要原因。
七、黃疸
黃疸是由于體內膽紅素代謝障礙,致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滲入組織,尤其是鞏膜、粘膜和皮膚染成黃色所致。
黃疸在臨床上按發生機理可分為溶血性、肝細胞性與阻塞性三型。脂肪肝時黃疸類型常為肝細胞性,該型黃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有臨床資料顯示,脂肪肝病人僅少數會出現輕度黃疸。在肝內脂肪被清除后黃疸即消退。
輕度脂肪肝患者如果能及早的進行治療,是可以治好的。所以得了脂肪肝可不能耽擱,抓緊治療是關鍵。
疾病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