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艾滋病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一、營養治療
據《正分子醫學》(Orthomolecular Medicine)報告,一項由烏干達坎帕拉的門戈醫院所進行的臨床試驗顯示,營養干預可以改善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者的生活質量和明顯延緩其艾滋病的發病。
該試驗把310名患者分成2組,一組每天予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共30種營養素的膠囊;另一組予含相同營養素的膠囊,并予額外的抗氧化物質,如硒、N-乙酰半胱氨酸、α-硫辛酸,目的是提高天然的抗逆轉錄酶病毒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水平。研究人員還監測營養素對 CD4 T 淋巴細胞、體重和各生活質量參數的影響。
263名患者完成了該試驗,兩組的平均 CD4 T 淋巴細胞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均明顯提高,平均體重增加了約1公斤,身體狀況方面亦有明顯改善,許多患者說食欲明顯增加,可以走更遠的路。
英屬哥倫比亞維多利亞大學的 Harold Foster 醫學博士設計了該臨床試驗,其此前還撰寫了一本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營養治療為主題的書。他認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致艾滋病是通過“劫持”細胞,“假冒”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盜取”合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所必需的色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和硒這四種營養素所致。他的臨床試驗和題為《艾滋病的真正病因》一書均是以此假設為前提。
oster 博士認為,這些營養素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現各種臨床癥狀,如硒和谷氨酸的嚴重匱乏可令免疫系統迅速崩潰,而色氨酸不足可在疾病后期表現為心理障礙。在非洲大部分艾滋病流行地區,土壤中的硒均含量很低。該被稱為“硒 CD4 T 細胞失控”(selenium CD4 T cell tailspin)的艾滋病發病理論是佐治亞大學的 E. W. Taylor 醫學博士提出的。在非洲進行的另外二個小規模的臨床試驗也佐證了該理論。在這些試驗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過攝取 Foster 博士的假設理論中的四種主要的營養素而令身體狀況獲得了改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