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
廣義的癭泛指頸肩部的腫塊,狹義者指頸部的腫塊,現代含意則專指甲狀腺腫大或腫塊類疾病。
一般分氣癭、肉癭、石癭、癭癰四種。歷代文獻中的筋癭、血癭多屬頸部血管瘤以及氣癭與石癭的合併癥。 至於甲狀腺炎,文獻無確切病名,故定名為癭癰。
發病部位在頸前結喉兩側,或為結塊,或為漫腫,多數皮色不變,能隨吞嚥動作而上下移動。可出現心悸、震顫,月經量少, 甚至閉經等癥狀。
病因病理與治療
病因 | 病理 | 主要癥狀 | 治則 | 方藥 |
---|---|---|---|---|
肝鬱氣滯 | 肝主疏泄,肝氣宜暢達升發。鬱滯之肝氣能引起多種臟腑氣機的失調,也能與多種外侵或內生的致病因素合邪為病。 | 理氣解鬱 | 逍遙散主之 | |
氣虛血瘀 | 氣為陽,血為陰。氣與血有陰陽相隨、互為依存的關係。氣虛無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虛少;氣虛無以推動,血必因之而瘀阻。 | 活血祛瘀 | 桃紅四物湯主之 | |
痰凝 | 痰的形成與肺、脾、腎、肝關係密切。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均循行於喉頸部,痰循經結於頸部則為癭。 | 化痰軟堅 | 海藻玉壺湯主之 | |
衝任失調 | 衝脈為總領諸氣血的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任脈總任一身之陰經。衝任失調,肝木失養,腎陰不足即可引起甲狀腺功能產生一系列相應的臨床癥狀。 | 調和衝任 | 右歸飲主之 | |
痰火鬱結 | 多因肝鬱胃熱,風溫、風火客於肺,痰火相互凝聚搏結於頸 | 癭癰 | 清熱化痰 | 柴胡清肝飲 |
疾病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疾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