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癥的危害
膽石癥的危害
膽石癥是一種復雜而難治的腹部疾病,是肝內膽管、膽總管、膽囊結石的總稱。屬中醫“脅痛”、“胃脘痛”、“黃疸”、“結胸發黃”范疇。本病與高血壓、糖尿病被稱為當今世界“三大文明病”,可單獨發病,中老年患者三病同時存在的占5%~7%,在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有密切因果關系。下面我們介紹一下膽石癥的危害。
結石為多發性多部位存在,病情逐年加重,因結石活動反復出現腹痛、膽道感染及梗阻,發生各種嚴重并發病而危害健康。并發癥危害開始在膽道系統,逐漸波及周邊,全身臟器,如重癥膽道感染,急性梗阻化膿性膽管炎,肝膿腫,膽囊化膿、壞疽、穿孔,膽汁性腹膜炎,膽源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急性膽道感染可并發“膽源性重癥胰腺炎”,胰腺出血壞死,病情兇險。有一些膽石癥并發癥未被發現或重視,甚至被誤診。膽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腸炎或潰瘍,萎縮性胃炎,“膽胃綜合征”發生率在50%以上,誤當胃病治療,經久不愈。中醫認為“肝氣橫逆脾胃”,應用中醫“疏肝利膽,健脾和胃”法治療有特別效果。
膽石癥可并發“膽心綜合征”,中青年發病率在5%,老年人在20%~30%。病人上腹痛,伴心慌,憋氣,心律不齊,心電檢查發現心功能損害,提示冠脈“供血不足”,甚至出現“心梗”圖象。在中醫《諸病源候論》中記載:“心腹痛者,由腑臟虛弱,風寒客于其間故也。邪氣發作,與正氣相擊,上沖于心則心痛,下攻于腹則腹痛,上下相攻,故心腹絞痛,氣不得息。”提示“病在膽,痛在心”理論,與西醫“膽心綜合征”理論完全一致。臨床將膽石癥誤認為“冠心病”并不鮮見,通過中醫“疏肝利膽”法治療,癥狀很快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
膽石癥與高血壓、糖尿病可同時存在,病機關系密切,膽石癥可明顯加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可誘發膽囊結石,膽石癥,膽源胰腺炎,胰腺功能損害,加重糖尿病,臨床稱“膽源性血糖增高”,也可稱“膽性糖尿病”,均應及時明確診斷,分別同時合理治療。
膽石癥經久不愈,可并發“膽汁性肝硬化”,“膽腦綜合征”(頭暈,失眠,心煩上火),“膽肺綜合征”(胸悶,不明原因咳嗽),“膽腸綜合征”(腹脹便秘,不思飲食)。40歲以上女性膽石癥并發子宮肌瘤、乳腺及甲狀腺疾病發病率成倍增長。膽石癥并發子宮肌瘤約占50%左右。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