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動而少泄 固精養生

我國古代性科學家受先秦時期固精與固氣學派影響,認為精是十分重要的一種物質。竹簡《十問》中的描述,大意是說,人的生氣莫過于陰精,如果陰精郁閉,不能發生作用,百脈就會發生疾病;陰精不充盈,生殖機能就不能發育成熟,而不能繁衍后代,所以一個人的壽命是長是短,關鍵在于陰精。由此可見,養生的關鍵是蓄養陰精。“凡彼治身,務在積精”,意思是說,凡善于養生的人,務必要積蓄精氣。這個思想對我國古房中養生學的影響十分深遠。
為了在房事生活中保護陰精,古人進行了不少的研究與探索。竹簡《十問》有關描述,大意是說,長生的訣竅,在于尋求鞏固精關的方法,精關經常的固護,就能聚藏陰精,使人生機旺盛而精神蓄積,其作用就會明顯表現出來,精關閉約,陰精深藏,必使精液不會隨意泄瀉,各種疾病也就不會碰到,所以能夠長生。在古房中養生的訣竅就在于動而不泄、或少泄精。正如《玉房秘訣》所說;“夫陰陽之道,精液為珍,即愛之,性命可保。”
那么交合而不泄精,究竟有什么效果呢?竹簡《十問》中也有這樣的描述,意思是說,如果交媾一個回合而不瀉精,就會耳目聰明;交媾兩個回合而不瀉精,聲音就會高揚洪亮;交媾三個回合而不瀉精,皮膚就會潤澤光亮;交媾四個回合而不瀉精,脊柱和臂關節就不會損傷;交媾五個回合而不瀉精,則臀部和大腿就會豐滿結實;交媾六個回合而不瀉精,便可使全身血脈通暢;交媾七個回合而不瀉精,終身可能沒有病殃;交媾八個回合而不瀉精,可使壽命久長;交媾九個回合而不精,就會進入到神化的境界。這種機械的比喻,應當活看,目的在于反復說明交而不泄精的作用。實際的可信性如何,尚難定論。但一點可以肯定,減少泄精的次數,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有益的。
關于動而不施的效果,《玉房秘訣》寫道:“一動不瀉,則氣力強;再動不瀉;耳目(聰)明;三動不寫瀉,眾病消亡;四動不寫瀉,五神咸安;五動不寫瀉,血脈充長;六動不寫瀉,腰脊堅強;七動不寫瀉,尻股益力;八動不寫瀉,身體生光;九動不寫瀉,壽命未央;十動不寫瀉,通于神明。”顯然與竹簡《十問》所述大同小異,目的都是保元固精,卻病延年。當然這種動而不泄的實際效果如何,還要深入研究。
按照房事法度,夫妻間的性生活以能泄精為達到性高潮而享受其美樂的標志。這是否與動而不泄相矛盾呢?《玉房秘訣》針對這一問題說,泄精后身體常感疲倦,耳中嘈雜嗡響,兩眼欲睡,喉干咽燥。全身關節困倦乏力,雖然恢復得很快,最終還是感到不舒暢。如果交接時搖動而不泄精或少泄,則精力充沛,身體方便靈活,耳目聰明,雖有所抑制,但夫妻間情愛更深,好象嘗到了甜頭而永不能滿足一樣,這有什么樣不快樂的呢?從性心理反應分析泄精與不泄精的感受差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為著生育,還是要泄精的;為養生就不一定要泄精,相互的情意感受就能獲得快樂;至于貪圖淫佚,頻繁泄精,無疑有悖于房中法度。
事實上,古房中養生家并非完全主張不施泄的,只是要求少泄,而施泄的多少應當根據年齡、體質強弱、腎精盛衰而定。《玉房秘訣》寫道:“道貌岸然要不要欲泄精,宜愛液者也。既欲求子何可瀉?素女曰:人有強弱,年有老壯,各隨氣力,不欲強快,強快即有損。”這個主張既合乎生育,又不悖養生法則,平允可從。
由動而少泄,進而又引出“還精補腦”。《玉房指要》寫道:“還精補腦之道,交接、精大動欲出者,即以左手中央兩反映抑陰囊后大孔前,壯事抑之,長吐氣并叩齒數十遍,勿閉氣也,便施其精,精亦不得出,但從玉莖復回,上入于腦也。……若欲御女取益而精大動者,仰頭張目左右上下視,縮下部閉氣,精自止”。《洞玄子》也說:“凡欲泄精之時……即閉目內想,下拉下腭,踞脊引頭,張鼻,歙肩,閉口吸氣,精便自上,節陰多少,莫不由人,十分之中只得泄二三矣。”以上所述,實際上是如何實施動而少泄,意思是要怎樣才能達到抑制射精,而使之上升于腦。這在今天看來的確難于理解,事實上精液不可上升于腦。如果說能補腦的話,只是自我一種心理反應,因為精液施泄的調節還要結合氣功修煉。《說郛雜著》寫道:“修養家存神于泥丸,使丹田之氣上升。蓋神之所至,氣亦隨之而注也。房中術所謂手接尾閭,吸氣咽津,雖得其余緒,而亦不泄”。所以,“還精補腦”的,內涵還是值得研究的。有趣的是,《玉房指要》所說的抑制泄精的方法,可以用來治療早泄,或者用于避孕,盡管效果尚難肯定,也可不妨試試。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