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瞳神疾病 第九節 青盲第 4 頁
(三)脾腎陽虛
[主證]眼癥同前,面白形寒,腰膝酸冷,少氣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沉細。
[證候分析]久病虛贏,或稟賦不足,脾腎陽虛,則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以上榮頭目及溫煦肢體。目失溫養,玄府漸閉,陽虛火衰,神光遂沒,故目無所見。眼底則見視神經萎縮的病變。因精氣不能溫養頭面肢體和充養血脈,故面白形寒,腰膝酸冷,少氣乏力,舌淡脈沉細。陽虛內寒,不能腐熟運化水谷,則食少便溏,舌苔白滑。
[治法]補脾益腎,溫陽通竅。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味。原方重在補脾益氣升陽,加附子、肉桂、補骨脂、熟地以溫;補腎陽,人川芎配肉桂、當歸、熟地,則有養血活血、通脈利竅的作用,故諸藥合用能奏補脾益腎,溫陽通竅之功。
(四)肝氣郁結
[主證]目視不明,眼底有視神經萎縮之病變,患者情志不舒,頭暈目脹,口苦脅痛,脈弦細數。
[證候分析]郁怒傷肝,氣機失調,氣滯血瘀,脈道不利,玄府閉阻,神光不得發越,以致目視不明,眼底則見視神經萎縮之病變。肝氣上逆,則頭暈目脹。肝氣失和,經脈不利,故脅痛脈弦。氣郁化熱則口苦,脈細數。
[治法]清熱疏肝,行氣活血。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原方清熱疏肝,理脾和營,若加香附、郁金、川芎,則可增強行氣活血通絡的作用。郁熱不重者,方中酌減丹皮、梔子。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