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瞳神疾病 第八節 高風內障第 4 頁
(三)脾氣虛弱
[主證]眼部主癥具備,面白神疲,食少乏力,舌淡苔白,脈弱。
[證候分析]脾胃虛弱、,受納運化失職,臟腑精氣不足,清陽不升,目失濡養,且氣虛血滯,脈道不利,眼絡枯澀,遂致眼部諸癥。脾虛氣血生化不足,不榮頭面則面白,無以養神故神疲。脾胃失于健運則食少、苔白。精氣不足以充養四肢肌肉,故乏力。脈弱乃氣虛血少所致。
[治法]補脾益氣。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本方主要作用為補中益氣升陽。因氣虛血滯,脈道不利,故選加丹參、三七、川芎活血通絡。
二、針灸療法
(一)體針
常用穴:睛明、球后、上明、太陽、風池、養老、肝俞、脾俞、腎俞、足三里、足光明、三陰交等。每次局部取l一2穴,遠端配用2穴,每日針1次,10次為一個療程。久病陽虛者,遠端穴位可施灸法,或針灸并用。
(二)穴位注射
可用復方丹參注射液、靈芝注射液或西藥維生素D1、維生素Bl2等取雙側肝俞、腎俞穴交替注射,每穴注射0.5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預后]
本病為慢性進行性眼病。發病主要與遺傳有關,一般療效不佳。目前對早期患者治療的目的主要在于穩定病情,延緩發展;對晚期患者力求維持視力,避免發展成青盲而失明,至今尚無理想治法。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