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黑睛疾病 第二節 花翳白陷第 2 頁
[鑒別診斷]
本病初起應與聚星障相鑒別。
聚星障可見黑睛生星翳數顆,呈簇狀,表面可潰陷,一般不潰穿;病變區知覺減退;病情易反復。
[辨證論治]
本病急重,且以實證為多。初起多系肺肝風熱,治宜疏風清熱;若病邪人里,多系熱熾腑實,治宜瀉熱通腑。外治以清熱解毒和退翳明目為要,常結合熱敷與擴瞳,以減輕癥狀,縮短病程,且擴瞳可以防止瞳神干缺。
一、內治
(一)肺肝風熱
[主證]黑睛驟起白翳,中間低陷,狀如花辦,或如魚鱗,但未擴展串連,羞明流淚,紅赤疼痛,舌紅苔薄黃,脈數。
[證候分析]風熱邪毒侵襲風輪,更兼肺火熾盛,肺熱及肝,故從黑睛四周驟起白翳。
因無便秘腑實,病勢相對較緩,故病變尚未擴展串連。風熱壅盛,局部氣血壅滯,故紅赤疼痛,羞明流淚。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之征。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加味修肝散加減。原方以羌活、防風、麻黃、菊花、薄荷、木賊、白蒺藜、桑螵蛸辛散風邪,明目退翳;梔子、黃芩、連翹、大黃清熱瀉火解毒;當歸、川芎、赤芍活血行滯。若火盛于風,酌減麻黃、羌活;若肺火偏盛,去麻黃、羌活,加桑白皮、生石膏。病情輕者,也可使用蟬花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