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兩眥疾病 第三節 漏睛瘡第 4 頁
(三)正虛邪留
[主證]患處時有小發作,微紅微腫,稍有壓痛,但不潰破,或潰后漏口難斂,膿汁少而不絕,面色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弱無力。
[證候分析]熱毒上攻,閉塞淚竅,氣血壅滯,結聚成瘡,久延不愈,損傷氣血,邪毒留戀,稍食辛辣炙膊,則常有小小發作,微紅微腫,稍有壓痛。正虛不能托邪外出,故不易潰破潰,后漏口難斂,膿汁少而不絕。氣血兩虧,不能榮潤肌膚盈于脈,故面色白,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脈弱無力。
[治法]托里排毒。
[方藥]千金托里散加減。方中黨參、黃芪、茯苓、甘草、當歸、芍藥等補氣養血;金銀花、連翹、黃芩、竹葉、龍膽草、防風清熱祛風;桔梗、白芷合當歸、川芎和血排膿;麥冬養陰。全方補而不膩,有扶正祛邪之功。
二、外治
(一)未成膿者,可用紫金錠調和外敷,或選用新鮮芙蓉葉、野菊花、馬齒莧、白花蛇舌草等一二味洗凈搗爛外敷,以清熱解毒,促其消散。亦可加用濕熱敷。
(二)已成膿者,應切開排膿,并放置引流條。亦可摻用九一丹藥捻。每日換藥,待膿盡,除去引流條,使切口愈合。
(三)若已成漏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如淚囊摘除并切除瘺管。
[預防調攝]
一、有漏睛,或漏睛瘡正虛邪戀者,忌食辛辣炙賻之類刺激性食物,以防引發漏睛瘡或使其急性發作。
二、本病發病迅猛,應及早治療以求消散,以免潰后成漏,終不免手術,失去排淚功能,而終身溢淚。
三、病處危險三角區,急性發作時不可擠壓患處,以免膿毒擴散,造成走黃,毒陷心包而成危證。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