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眼病的護理與預防 第二節 眼病的預防
預防即防患于未然,祖國醫學早在《內經》中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千金要方·七竅病》列舉了“生食五辛,接熱飲食,熱冶面食,飲酒不已,房室無節,……”等多項損目原因,告誡人們必須避免之。該書還有用小黑豆、胡麻等,有服以明目藥物的預防方法。《太平圣惠方》有“食治眼痛諸方”的食療防治方法,如用豬肝、蔥白、雞子煮服,以防治肝虛目暗等。《圣濟總錄·眼目門》強調養生之士,必須注意以下諸般:“或多熱食、或嗜五辛,或喜怒不時,或房室不節,以至凌寒冒暑,外濕當風,哭泣不寐,凡過用目力,皆致疾病。”還有用掌心擦熱溫熨眼部以防治目暗的方法。《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在飲食、七情、視力衛生等諸方面,有簡要論述:“凡人多食熱物,或食五辛,喜怒無時,淫欲不節,沖寒冒暑,坐濕當風,恣意誼呼,狂情啼叫,長夜不寐,天日無閑或久處煙火,或博戲經時,拈掇多年,雕鐫畫繡,燈下細書,月中讀書,皆能耗散精華,大能損目。
更有馳騁田獵,冒涉霜雪,向日延風,晝夜不息,。皆是損目之因。恣一時之快意,為目病之根源,所以疾生眼目,凡有養性之事,必須慎之,終身保息,自然無憂。”《審視瑤函·識病辨癥詳明金玉賦》進一步提出了“目之害者起于微,睛之損者由于漸,欲無其患,防制其微”的早期治療思想。這些至理哲言,千百年來仍然指導著臨床實踐。現根據前人經驗和當代實踐,眼病的預防著重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飲食起居有常
飲食有規律,起居有常度,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飲食不可暴飲暴食,亦不可偏嗜,以免損傷脾胃。平素少食炙賻及膏粱厚味,以免蘊成脾胃濕熱。若“饑飽傷胃,勞役傷脾,戊己既病,則生生自然之體,不能為生生自然之用,故致其病”(《原機啟微·七情五賊勞役饑飽之病》)。已病后飲食之宜忌,須根據病情而定,不可亂開忌口譜。
起居有常,即指生活起居,工作學習,文體活動都要適當安排而有規律。不正常的活動,不適當的用眼,可使身心視覺受到損害。如久視則傷血,久臥則傷氣,久坐則傷肉,久立則傷筋,起居失常,房室不節,可致耗血傷精,甚至造成內障,務當慎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