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眼的解剖與生理 第一節 眼球第 3 頁
2.鞏膜:位于眼球中后部,其前沿接角膜緣,占整個纖維膜的5/6。鞏膜表面被眼球筋膜包繞,前面被球結膜覆蓋,內面與睫狀體、脈絡膜相連,后極部稍偏內側有視神經從此穿過,穿過處的鞏膜極薄,上有許多篩狀孔,為鞏膜篩板。鞏膜顏色呈白色,但兒童因鞏膜較薄,內面的色素組織可隱露而呈淡青色;老人因脂肪沉著而呈淺黃色。鞏膜由致密交錯的纖維組織構成,質地堅韌,不透明,具有保護球內組織的作用。
鞏膜的厚度不均勻,后極部較厚,約1毫米,向前逐漸變薄,在直肌附著處更薄,僅0.3毫米。
鞏膜包括:①鞏膜表層;②鞏膜實質層;③鞏膜內層(棕黑層)。鞏膜的血管和神經較少,但鞏膜表層的血管相對要多一些,故較易發生炎癥,且疼痛癥狀較為明顯,而深層病變則常遷延難愈。
3.角鞏膜緣:即角膜與鞏膜移行區,寬約1毫米。由于透明的角膜嵌人不透明的鞏膜內,并逐漸過渡到鞏膜,所以在眼球表面沒有一條明確的分界線,角鞏膜緣是一些眼內手術常用的切口部位。
角鞏膜緣又是前房角的外壁,內有鞏膜靜脈竇和小梁網等結構。鞏膜靜脈竇又稱輸淋氏管,是圍繞前房角一周的房水排出管,外側和后方被鞏膜圍繞,內側通過小梁網與前房溝通。
(二)中層
中層為色素膜,因富含色素而得名。因為含有豐富的血管,又稱血管膜。去除外層后,其外觀狀似紫色葡萄,故又稱葡萄膜。中層由前向后分為虹膜、睫狀體、脈絡膜三部分。
1.虹膜:為位于角膜之后、晶狀體前面的一圓盤狀隔膜,其根部與睫狀體相連,表面有很多精細條紋,呈放射狀排列,稱為虹膜紋理。紋理與紋理之間呈凹陷,稱隱窩。虹膜中央有一圓孔,稱瞳孔。距瞳孔緣約1.5毫米處有一環形鋸齒狀隆起環,稱虹膜卷縮輪。虹膜的顏色因人種而異,白色人種色素少,虹膜色淺,呈淺黃或淺藍色,有色人種色素多,虹膜色呈深棕褐色。
瞳孔直徑約2.5—4毫米。虹膜含有瞳孔開大肌和瞳孔括約肌,前者受交感神經支配,使瞳子L開大;后者受副交感神經(動眼神經纖維)支配,使瞳孔縮小。瞳孔受光刺激時即縮小,這種運動稱為對光反射。虹膜的宅要功能是根據外界光線的強弱而使瞳孔縮小或開大,以調節眼內的光線強度,保證視網膜成家清晰。
正常瞳孔的大小,因年齡、屈光、生理狀態等情況而異。老人和嬰兒較小,兒童和少年時期最大,以后又逐漸變小;近視眼瞳孔大于遠視眼;交感神經興奮時瞳孔開大,副交感神經興奮時瞳孔縮小。
虹膜內血管豐富,其感覺神經來源于第V對腦神經眼支的分支,故虹膜炎癥時引起疼痛。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