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臨產病 第一節 臨產病小論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11-7 16:08:37 

妊娠足月,在產程中及產后4小時內發生的與分娩有關的疾病,稱“臨產病”。
臨產常見病有氣血失調難產、交骨不開難產、胎位異常難產、胎兒異常難產、胞衣不下等病。本章著重論述氣血失調難產、胞衣不下的辨證論治。
臨產病的發病機理比較復雜,主要有先天不足,房事不節,損傷腎氣;飲食失節,勞逸過度,損傷脾氣,中氣不足;素多憂郁,情志不暢,氣滯血瘀等,影響了沖任、胞宮的功能,導致了臨產病的發生。
先天不足,或房事不節,損傷腎氣,丹田氣弱,胞宮收縮乏力,可導致氣血失調難產;母體先天的骨盆狹窄,可導致交骨不開或胎位異常難產;胎兒先天的畸形、腦積水、巨大胎兒等可導致胎兒異常難產;飲食失節,勞逸過度,損傷脾氣,中氣不足可致氣血失調難產;濕濁內停,胎肥(巨大胎兒)難產;素多憂郁,情志不暢,氣滯血瘀,可致氣血失調難產。
臨產病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出現突然,來勢急;二是處理不當,可危及母子二人生命。在臨床上通過產前檢查,可以在臨產前發現部分臨產病,如交骨不開(骨盆狹窄)、胎位異常、胎兒異常等,綜合孕婦年齡、產次.健康情況及發現異常的情況,確定分娩方式。
但有相當一部分臨產病,如胞衣不下是在臨產過程中發生的,因此在臨產時必須嚴密觀察產程,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應變措施。為了使臨產病得到準確治療和預防,尤應注意產前檢查(見第十六章)。
治療以補腎固沖、健脾益氣、疏肝理血為主,必要時配合手法或手術治療。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