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丸

◎方 名:健脾丸(消導之劑)
總 結:脾虛氣弱
編 號:004
組 成:陳皮、人參、白朮、山楂、麥芽、枳實
主 治:治脾虛氣弱,飲食不消。
歸 經:足太陰、陽明藥。
方 義:(1)脾胃者倉廩之官,胃虛則在則不能容受,故不嗜食,脾虛則不能運化,故
有積滯,所以然者,由氣虛也。
(2)1.陳皮─利氣。
2.參、朮─補氣。
3.氣運則脾健而胃強矣。
(3)山楂消肉食,麥芽消谷食。戊己不足,故以二藥助之使化。
(4)枳實力猛,能消積化痞,佐以參、朮,則為功更捷,而又不致傷氣也。
(5)夫脾胃受傷,則須補益,飲食難化,則宜消導,合斯二者,所以健脾也。
變化方:(1)本方去山楂、麥芽,加茯苓、炙甘草,名「益氣健脾丸」,治脾虛食少。
(2)本方去山楂、麥芽、陳皮,加當歸、芍藥、芎藭、麥冬、柏子仁,名「養
榮健脾丸」,治脾陰不足,飲食不為肌膚。
(3)本方去人參、枳實、麥芽,加香附、木香、半夏、茯苓、神曲、黃連、當
歸、芍藥,荷葉燒飯丸,名「理氣健脾丸」, 治脾胃虛弱,久瀉久痢。
(4)本方去人參、山楂、麥芽,加神曲、川芎、香附、曲糊丸,名「舒郁健脾
丸」,治脾氣郁滯,飲食不消。
(5)本方去山楂、麥芽,加半夏、膽星、蛤粉、茯苓、神曲糊丸,名「化痰健
脾丸」,治內傷挾痰。
(6)本方去人參、山楂、麥芽,加半夏、山梔、黃連,水丸,名「清火健脾丸
」,治脾虛有火。
(7)本方去人參、山楂、麥芽,加木香、檳榔、厚樸、半夏、甘草,名「和中
健脾丸」,治胃虛饑不欲食。再加人參,名「妙應丸」,治胃虛不能食,臟腑
或結或瀉。
(8)本方去山楂,加半夏、青皮、木香、砂仁、草蔻、干姜、炙甘草、茯苓、
豬苓、澤瀉,蒸餅丸,名「寬中進食丸」,補脾胃,進飲食。
煎服法:神曲糊丸,米飲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