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涎散

◎方 名:稀涎散(涌吐之劑)
總 結:中風吐痰
編 號:004
組 成:皂角﹑白礬
主 治:1.治中風暴仆,痰涎壅盛,氣閉不通,先開其關,令微吐稀涎,續進他藥,
2.亦治喉痹不能進食。
歸 經:此足太陰厥陰藥也。
方 義:(1)吳鶴皋曰:「清陽在上,濁陰在下,天冠地履,無暴仆也。 若濁邪逆上,則清陽失位而倒置矣,故令人暴仆。 所以痰涎壅塞者,風盛氣壅使然也。 經曰:『病發于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后治其本。』 治不與疏風補虛,而先吐其痰涎。」
(2)白礬酸苦,能涌泄,咸能軟頑痰,故以為君。 皂角辛能通竅,咸能去垢,專治風木,故以為使,故奪門之兵也。
(3)師曰:「反吐中風之痰,使咽喉疏通,能進湯藥便止,若盡攻其痰,則無液以養筋,令人孿急偏枯,此其禁也。」
變化方:(1)張子和加藜蘆﹑常山﹑甘草,名常山飲,吐瘧痰。
(2)本方加雄黃﹑藜蘆,名如圣散,為末,搐鼻,治纏喉急痹,牙關緊閉。
炮 制:皂角去皮弦炙。
煎服法:為末,溫水調下五分。或加藜蘆。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