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3-18 16:47:32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黃帝問曰:五藏六府,寒熱相移者何?岐伯曰:腎移寒于肝,癰腫少氣。脾移寒于肝,癰腫筋攣。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于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脾移熱于肝,則為驚衄。肝移熱于心,則死。心移熱于肺,傳為鬲消。肺移熱于腎,傳為柔(疒至)。腎移熱于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
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于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小腸移熱于大腸,為(虍必)瘕,為沉。大腸移熱于胃,善食而瘦入,謂之食亦。胃移熱于膽,亦曰食亦。膽移熱于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蔑瞑目,故得之氣厥也。
黃帝問曰:五藏六府,寒熱相移者何?岐伯曰:腎移寒于肝,癰腫少氣。脾移寒于肝,癰腫筋攣。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于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脾移熱于肝,則為驚衄。肝移熱于心,則死。心移熱于肺,傳為鬲消。肺移熱于腎,傳為柔(疒至)。腎移熱于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
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于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小腸移熱于大腸,為(虍必)瘕,為沉。大腸移熱于胃,善食而瘦入,謂之食亦。胃移熱于膽,亦曰食亦。膽移熱于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蔑瞑目,故得之氣厥也。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