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畫

侯氏黑散(《金匱要略》) 菊花 白術 青防風 桔梗 黃芩 細辛 干姜 人參 茯苓 當歸 川芎 牡蠣 礬石 桂枝
保元湯(《博愛心鑒》) 黃芪 人參 肉桂 甘草 生姜
保和丸(《丹溪心法》) 神曲 山楂 茯苓 半夏 陳皮 連翹 萊菔子
保肺定喘丸(《中國基本中成藥》) 姜半夏 川貝母 全瓜蔞 麻黃 苦杏仁 紫菀 款冬花 代赭石 枇杷葉 橘紅 石膏 紫蘇子 甘草 前胡 白前 旋復花
保真湯(《十藥神書》) 人參 黃芪 白術 茯苓 大棗 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五味子 當歸 芍藥 蓮須 地骨皮 柴胡 陳皮 生姜 黃柏 知母 甘草
養(yǎng)心安神丸(《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 黃精 丹參 知母 五味子 首烏 當歸 磁石 酸棗仁 遠志
養(yǎng)心湯(《證治準繩》) 黃芪 茯苓 茯神 當歸 川芎 炙甘草 半夏曲 柏子仁 酸棗仁 遠志 五味子 人參 肉桂
養(yǎng)心定悸膏(《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 地黃 麥冬 紅參 大棗 阿膠 黑芝麻 桂枝 生姜 甘草
養(yǎng)陰生肌散(《中醫(yī)皮膚病學簡編》) 雄黃 青黛 甘草 冰片 牛黃 黃柏 龍膽草
養(yǎng)陰清肺膏(《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地黃 麥冬 玄參 川貝母 白芍 牡丹皮 薄荷 甘草
養(yǎng)胃湯(《古今名方》) 石斛 太子參 瓦楞子 金鈴子 玄胡 佛手 黃連 吳茱萸 白芍 甘草
厚樸湯(《蘇沈良方》) 高良姜 厚樸 樸硝 大黃 檳榔 枳殼
厚樸麻黃湯(《金匱要略》) 厚樸 麻黃 石膏 杏仁 半夏 五味子 干姜 細辛
咳血方(《丹溪心法》) 青黛 海蛤粉 梔子 瓜蔞仁 訶子
復元活血湯(《醫(yī)學發(fā)明》) 柴胡 天花粉 穿山甲 當歸 大黃 紅花 甘草 桃仁
復元通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茴香 山甲 玄胡 白丑 陳皮 甘草 南木香
復方丹參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丹參 冰片 三七
復方丹參注射液(《上海市藥品標準》) 丹參 降香
復方五味子片(《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 五味子 刺五加等
復方天仙膠囊(《新編常用中成藥手冊》) 天花粉 威靈仙 黃芪 乳香(制) 沒藥(制) 豬苓 白花蛇舌草 女貞子 白術 甘草 牛黃等
復方羊角膠囊(《中國藥物大全》) 羊角 川芎 白芷 川烏(制)
復方枇杷葉膏(《浙江省藥品標準》) 枇杷葉 車前草 百部 苦杏仁 桔梗 麻黃 浙貝母 甘草 薄荷油
復方金蕎麥片(《上海市藥品標準》) 金蕎麥 魚腥草 百部 穿心蓮 干蟾蜍
復方魚腥草片(《四川省藥品標準》) 魚腥草 板藍根 黃芩 金銀花 連翹等
復方鮮竹瀝(《浙江省藥品標準》) 鮮竹瀝 魚腥草 生半夏 鮮生姜 枇杷葉 桔梗 薄荷油
姜桂湯(《萬病回春》) 干姜 高良姜 官桂 藿香 蒼術 厚樸 陳皮 甘草 木香 茴香 枳殼 砂仁 香附
宣痹湯(《溫病條辨》) 防己 杏仁 滑石 連翹 山梔 薏苡仁 半夏 蠶沙 赤小豆 姜黃 海桐皮
拯陽理勞湯(《醫(yī)宗必讀》) 人參 黃芪 白術 甘草 肉桂 當歸 五味子 陳皮 生姜 大棗
拯陰理勞湯(《醫(yī)宗必讀》)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當歸 白芍 生地 丹皮 薏苡仁 蓮子 橘紅 甘草
指迷湯(《辨證錄》) 人參 白術 半夏 神曲 制南星 甘草 菖蒲 陳皮 附片 肉 蓉
指迷茯苓丸(《指迷方》) 枳殼 半夏 茯苓 風化硝
春澤湯(《醫(yī)方集解》) 白術 桂枝 豬苓 澤瀉 茯苓 人參
枳術丸(《脾胃論》) 枳實 白術
枳殼煮散(《普濟本事方》) 枳殼 細辛 川芎 桔梗 防風 葛根 甘草
枳實導滯丸(《內外傷辨惑論》) 大黃 枳實 黃芩 黃連 神曲 白術 茯苓 澤瀉
枳實消痞丸(《蘭室秘藏》)(又名失笑丸) 干姜 炙草 麥芽曲 白茯苓 白術 半夏曲 人參 厚樸 枳實
枳實散(《普濟本事方》) 枳實 白芍藥 雀腦芎 人參
柏子養(yǎng)心丸(《體仁匯編》) 柏子仁 枸杞子 麥冬 當歸 石菖蒲 茯神 玄參 熟地 甘草
柏子養(yǎng)心丸(《證治準繩》) 柏子仁 黨參 黃芪 川芎 當歸 茯苓 遠志 酸棗仁 肉桂 五味子 半夏曲 甘草 朱砂
柏葉湯(《金匱要略》) 側柏葉 干姜 艾葉 馬通汁(按現(xiàn)多以童便代之)
柏葉散(《太平圣惠方》) 柏葉 黃芩 桂心 熟干地黃 生甘草 阿膠
梔子柏皮湯(《傷寒論》) 梔子 甘草 黃柏
梔子清肝湯(《證治準繩》) 梔子 丹皮 赤芍 菊花 川芎 柴胡
梔子清肝湯(《類證治裁》) 梔子 丹皮 柴胡 當歸 芍藥 茯苓 川芎 牛蒡子 甘草
活心丸(《吉林省藥品標準》) 人參 靈芝 麝香 牛黃 熊膽 紅花等
活血通脈片(《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 雞血藤 紅花 丹參 三七 郁金 桃仁 枸杞 人參 黃精
濟川煎(《景岳全書》) 當歸 牛膝 肉蓯蓉 澤瀉 升麻 枳殼
濟生腎氣丸(《濟生方》) 地黃 山藥 山茱萸 丹皮 茯苓 澤瀉 炮附子 桂枝 牛膝 車前子
牽正散(《楊氏家藏方》) 白附子 僵蠶 全蝎
獨附湯(《袁氏方》) 附子
獨參湯 (《景岳全書》) 人參
獨活寄生湯(《干金要方》) 獨活 桑寄生 秦艽 防風 細辛 生地 白芍 當歸 川芎 桂心 茯苓 杜仲 人參 牛膝 甘草
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 獨活 寄生 秦艽 防風 細辛 當歸 芍藥 川芎 干地黃 杜仲 牛膝 人參 茯苓 甘草 桂心
獨勝丸(《遼寧醫(yī)院制劑規(guī)范》)一九八二年版) 白芨 川貝母 麥芽
珍珠散(《張氏醫(yī)通》) 爐甘石 黃連 當歸 珍珠 琥珀 龍骨 赤石脂 鐘乳石 朱砂 麒麟竭 象皮 童便
祛風洗方(《百病中醫(yī)熏洗熨擦療法》) 苦參 牛蒡子 防風 荊芥 澤蘭 赤芍 川椒 白蘚皮 鶴虱 生川烏 生草烏 皂角 丹皮 大楓子
祛蟲積方(《奇效良方》) 苦楝根皮 雷丸 檳榔 大黃 牽牛 皂角 木香 三棱 莪術
神術散(《醫(yī)學心悟》) 蒼術 陳皮 厚樸 甘草 藿香 砂仁
神應養(yǎng)真湯(《三因方》) 干地黃 白芍 當歸 川芎 羌 活 天麻 木瓜 菟絲子
神龜滋陰丸(《類證治裁》) 龜板 黃柏 知母 杞子 五味子 鎖陽 干姜為末以豬骨髓為丸
神保丸(《蘇沈良方》) 木香 胡椒 巴豆 干蝎
神犀丹(《溫熱經(jīng)緯》) 犀角 石菖蒲 黃芩 生地 金銀花 金汁 連翹 板藍根 豆豉 玄參 天花粉 紫草
禹功散(《儒門事親》) 黑丑 茴香 生姜
胃關煎(《景岳全書》) 熟地 山藥 白扁豆 炙甘草 焦干姜 吳茱萸 炒白術
胃安片(204胃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85年版) 延胡索(醋制) 白礬(煅) 海螵蛸(去殼)
胃苓湯(《丹溪心法》) 蒼術 厚樸 陳皮 官桂 茯苓 白術 澤瀉 豬苓 甘草 生姜 大棗
勝駿丸(《三因方》) 附子 當歸 天麻 牛膝 木香 全蝎 棗仁 生熟地黃 防風 沒藥 木瓜 羌活 乳香 麝香 甘草
茜根散(《圣惠方》) 茜根 當歸 甘草 貝母 柏葉 羚羊角屑 瓜蔞 紅花 生地
茜根散(《景岳全書》) 茜根 黃芩 阿膠 側柏葉 生地 甘草
茵陳五苓丸(《實用中成藥手冊》)(1985年) 茵陳 黃芩 甘草 枳俱子 白術 赤茯苓 澤瀉 豬苓 橘皮 蒼術 厚樸 山楂 六神曲
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 茵陳蒿 桂枝 茯芩 白術 澤瀉 豬苓
茵陳術附湯(《醫(yī)學心悟》) 茵陳蒿 白術 附子 干姜 炙甘草 肉桂
茵陳蒿湯(《傷寒論》) 茵陳蒿 梔子 大黃
茵梔黃注射液(《實用中成藥手冊》)(1985年) 茵陳 山梔 黃芩
荊防止癢方(《百病中醫(yī)熏洗熨擦療法》) 荊芥 防風 大青葉 蚤休 苦參
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 荊芥 防風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殼 桔梗 茯苓 甘草
追蟲丸(《證治準繩》) 檳榔 雷丸 南木香 苦楝根 皂莢 黑丑 茵陳
除濕丸(經(jīng)驗方) 威靈仙 豬苓 梔仁 黃芩 黃連 連翹 歸尾 澤瀉 紫草 茜草赤苓皮 白蘚皮 粉丹皮 干生地
除濕湯(《肘后方》) 厚樸 蒼術 半夏曲 藿香葉 陳皮 生白術 茯苓 甘草
香蘇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香附 紫蘇葉 陳皮 甘草
香連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木香 黃連
香附旋覆花湯(《溫病條辨》) 香附 旋覆花 蘇子 杏仁 廣皮 半夏 茯苓 薏仁
香砂六君子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半夏 陳皮 木香 砂仁健腦丸(《臨床實用中成藥手冊》) 柏子仁 酸棗仁 枸杞子 益智仁 肉蓯蓉 五味子 琥珀 石菖蒲 膽南星 龍齒 朱砂 當歸 丹參 山藥 人參 遠志 天竺黃 天麻 菊花
健腦補腎丸(《河北省藥品標準》) 人參 鹿茸 肉桂 狗脊 金牛草 牛蒡子 金櫻子 杜仲 金銀花 川牛膝 連翹 蟬蛻 遠志 山藥 砂仁 酸棗仁 當歸 白術 龍骨 茯苓 牡蠣 白芍 桂枝 甘草 朱砂 豆蔻 滑石粉
健脾丸(《證治準繩》) 白術 木香 黃連 甘草 白茯苓 人參 神曲 陳皮 砂仁 麥芽 山楂 山藥 肉豆蔻
哮喘片(《遼寧省藥品標準》) 石膏 麻黃 海浮石 苦杏仁 五味子 甘草 海螵蛸
夏枯草膏(《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 夏枯草
夏枯草膏(《醫(yī)宗金鑒》) 夏枯草 當歸 白芍 黑參 烏藥 浙貝母 僵蠶 昆布 桔梗 陳皮 撫芎 甘草 香附 紅花
射干麻黃湯(《金匱要略》) 射干 麻黃 半夏 款冬花 紫苑 五味子 細辛 生姜 大棗
暈可平?jīng)_劑(研制方) 赭石 夏枯草 法半夏 車前子
柴枳半夏湯(《醫(yī)學入門》) 柴胡 黃芩 半夏 瓜蔞仁 枳殼 桔梗 杏仁 青皮 甘草
柴胡化滯湯(《醫(yī)學傳燈》) 柴胡 黃芩 半夏 甘草 枳實 厚樸 山揸 杏仁 赤芍 陳皮
柴胡桂枝干姜湯(《傷寒論》) 柴胡 桂枝 干姜 栝樓根 黃芩 牡蠣 甘草
柴胡桂枝龍骨牡蠣湯(《中醫(yī)入門指要》) 柴胡 黃芩 半夏 大黃 茯苓 黨參 龍骨牡蠣 遠志 甘草
柴胡清骨散(《醫(yī)宗金鑒》) 秦艽 鱉甲 柴胡 地骨皮 青蒿 知母 胡黃連 薤白 甘草 童便 豬脊髓 豬膽汁
柴胡疏肝湯(《金匱翼》) 柴胡 陳皮 川芎 甘草 赤芍 香附 枳殼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 柴胡 陳皮 枳殼 白芍 炙甘草 香附 川芎
柴胡舒肝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 茯苓 枳殼 豆蔻 白芍 甘草 香附 陳皮 桔梗 厚樸 山楂 防風 六神曲 柴胡 黃芩 薄荷 紫蘇梗 木香 檳榔 三棱 大黃 青皮 當歸 姜半夏 烏藥 莪術
柴胡截瘧飲(《醫(yī)宗金鑒》) 柴胡 黃芩 人參 甘草 半夏 常山 烏梅 檳榔 桃仁 生姜 大棗
桂龍咳喘寧(王秉歧研制方) 蛤蚧 冬蟲夏草 川貝母 桂枝 龍骨 半夏 黃連 甘草
桂附八味丸(《金匱要略》) 附子 肉桂 熟地 山藥 茯苓 澤瀉 山萸肉 丹皮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金匱要略》) 桂枝 芍藥 生姜 炙甘草 大棗 龍骨 牡蠣
桂枝加附子湯(《傷寒論》) 桂枝 芍藥 炙甘草 生姜 大棗 炮附子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傷寒論》) 桂枝 甘草 龍骨 牡蠣
桂枝甘草湯(《傷寒論》) 桂枝 甘草
桂枝湯(《傷寒論》) 桂枝 芍藥 生姜 炙甘草 大棗
桂枝芍藥知母湯(《金匱要略》) 桂枝 芍藥 甘草 麻黃 生姜 白術 知母 防風 附子
桂枝麻黃各半湯(《傷寒論》) 桂枝 麻黃 杏仁 芍藥 甘草 生姜 大棗
桂枝散(《普濟本事方》) 枳殼 桂枝
桃仁承氣湯(《傷寒論》) 桃仁 桂枝 大黃 芒硝 甘草
桃仁承氣湯(《溫病條辨》) 桃仁 大黃 芒硝 當歸 丹皮 白芍
桃葉泄春湯(《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 桃葉 辣蓼草 連根蔥 荊芥 蘇葉 苦參
桃紅四物湯(《醫(yī)宗金鑒》) 桃仁 紅花 地黃 芍藥 當歸 川芎
消渴方(《丹溪心法》) 天花粉 黃連 生地 藕汁 牛乳
桃紅飲(《類證治裁》) 桃仁 紅花 川芎 歸尾 威靈仙麝香
桃花湯(《傷寒論》) 赤石脂 干姜 粳米
桑枝膏丸(《中醫(yī)臨證備要》) 首烏 枸杞子 歸身 黑芝麻 柏子仁 白蒺藜 桑枝
桑白皮湯(《景岳全書》) 桑白皮 半夏 蘇子 杏仁 貝母 黃芩 黃連 山梔
桑白皮散(《活人書》) 桑白皮 郁李仁 赤茯苓 木香 防己 蘇子 木通 檳榔 青皮
桑杏湯(《溫病條辨》) 桑葉 杏仁 沙參 浙貝母 豆豉 梔子皮 梨皮
桑菊飲(《溫病條辨》) 桑葉 菊花 杏仁 連翹 薄荷 桔梗 甘草 葦根
桑菊感冒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桑葉 菊花 杏仁 連翹 薄荷 桔梗 甘草 葦根
桑螵蛸散(《本草衍義》) 桑螵蛸 龜板 龍骨 人參 茯神 菖蒲 遠志 當歸
桔梗白散(《外臺秘要》) 桔梗 貝母 巴豆
桔梗湯(《濟生方》) 桑白皮 桔梗 貝母 當歸 瓜蔞仁 黃芪 枳殼 甘草 防已 百合 薏苡仁 五味子 地骨皮 知母 杏仁 葶藶子
桔梗杏仁煎(《景岳全書》) 桔梗 杏仁 甘草 銀花 貝母 枳殼 紅藤 連翹 夏枯草 百合 麥冬 阿膠
海藏紫苑散(《醫(yī)學心悟》) 紫苑 知母 貝母 桔梗 阿膠 五味子 茯苓 甘草 人參
海藻玉壺湯(《外科正宗》) 海藻 海帶 昆布 陳皮 青皮 半夏 貝母 當歸 川芎 連翹 獨活 甘草
消風沖劑(《江蘇省中醫(yī)院驗方》) 生地 蟬蛻 地骨皮 荊芥 石膏
消風散(《醫(yī)宗金鑒》) 荊芥 防風 當歸 生地 苦參 蒼術 蟬蛻 胡麻仁 牛蒡子 知母 石膏 木通 甘草
消炎利膽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7年增補版) 穿心蓮 溪黃草 苦木
消咳喘(《中國基本中成藥》) 滿山紅等
消毒飲子(《明醫(yī)指掌》 鼠粘子 甘草 防風 荊芥穗
消癭化瘰丸(《劉惠民醫(yī)案》) 肉桂 當歸 海蛤殼 海藻 烏賊骨 生蒲黃 海帶 夏枯草 生牡蠣 浙貝 陳皮 川芎 玄參 黃芪 山藥 青皮 半夏 丹參 沒藥 黃柏 赤芍 益母草 木香 蜈蚣(炙) 全蝎(去刺) 穿山甲 碘化鉀 阿膠
消癭順氣散(《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生地 浙貝母 蛤粉 海藻 昆布 海帶 海浮石
滌痰湯(《奇效良方》) 制南星 制半夏 炒枳實 茯苓 橘紅 石菖蒲 人參 竹茹 甘草 生姜
潤腸丸(《沈氏尊生書》) 當歸 生地 麻仁 桃仁 枳殼
潤喉丸(經(jīng)驗方) 甘草 酸梅 硼砂 食鹽 玄明粉 荸薺粉
燒鹽方(《醫(yī)方集解》) 食鹽(燒)
珠黃散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珍珠 牛黃 西瓜霜 硼砂 雄黃 紅茶 黃連 黃柏 冰片
珠黃散(《醫(yī)級》) 珍珠 牛黃
珠黃散(經(jīng)驗方) 人中白 馬勃粉 青黛 兒茶 玄明粉 硼砂 薄荷 黃連 牛黃 珍珠末 梅片
皺肺丸(《百選一方》) 五味子 人參 桂枝 款冬花 紫菀 白石英 羯羊肺 杏仁
益元散(《醫(yī)方集解》) 滑石 甘草 朱砂
益氣聰明湯(《證治準繩》) 人參 黃芪 升麻 葛根 蔓荊子 黃柏 白芍 炙甘草
益腎蠲痹丸(《現(xiàn)代中成藥》) 地黃 當歸 仙靈脾 骨碎補 地龍 蜂房 全蟲 地鱉蟲等
益胃湯(《溫病條辨》) 沙參 麥門冬 生地 玉竹 冰糖
真人養(yǎng)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訶子 罌粟殼 肉豆蔻 白術 人參 木香 肉桂 炙甘草 當歸 白芍
真武湯(《傷寒論》) 炮附子 白術 茯苓 芍藥 生姜
眩暈寧沖劑(經(jīng)驗方) 澤瀉 白術 陳皮 茯苓 法半夏 旱蓮草 女貞子 甘草
秘精丸(《濟生方》) 牡蠣 菟絲子 龍骨 五味子 韭子 桑螵蛸 白茯苓 白石脂
秦艽升麻湯(《衛(wèi)生寶鑒》) 升麻 干葛 炙甘草 芍藥 人參 秦艽 防風 白芷 桂枝
秦艽牛蒡湯(《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秦艽 牛蒡子 枳殼 麻黃 犀角 黃芩 防風 甘草 黑參 升麻
秦艽鱉甲散(《衛(wèi)生寶鑒》) 秦艽 鱉甲 柴胡 當歸 地骨皮 青蒿 知母 烏梅
腦傷寧(《臨床實用中成藥手冊》) 鹿茸 人參 黃芪 茯苓 當歸 熟地 白芍 川芎 陳皮 半夏 竹茹 枳實 桃仁 紅花 牛膝 知母 石膏 柏子仁 酸棗仁 遠志 菊花 薄荷 柴胡 冰片 甘草
腦靈通片(《河北省藥品標準》) 人參 茯苓 肉蓯蓉 地黃 柏子仁 酸棗仁 五味子
莪術油注射液(《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年版) 莪術
蠶矢湯(《霍亂論》) 蠶砂 木瓜 吳茱萸 黃連 黃芩 梔子 薏苡仁 豆卷 通草 半夏
諸葛行軍散(《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雄黃 冰片 硼砂(炒) 珍珠 牛黃 麝香 姜粉 硝石(精制)
調中順氣丸(《醫(yī)學發(fā)明》) 木香 白豆蔻 青皮 陳皮 三棱 大腹子 半夏 砂仁 檳榔 沉香
調中散(《醫(yī)方大成》) 人參 白茯苓 木香 白術 甘草 炮干姜 藿香葉 砂仁 香附 丁香
調胃承氣湯(《傷寒論》) 大黃 甘草 芒硝
調營飲(《證治準繩》) 莪術 川芎 當歸 玄胡 赤勺 瞿麥 大黃 檳榔 陳皮 大腹皮 葶藶子 赤茯苓 桑白皮 細辛 肉桂 炙甘草 生姜 大棗 白芷
資生丸(《證治準繩》) 白術 人參 白茯苓 橘紅 山楂 神曲 川黃連 白豆蔻 澤瀉 桔梗 藿香 炙甘草 白扁豆 蓮肉 薏苡仁 山藥 麥芽 芡實
逍遙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 柴胡 當歸 白芍 白術 茯苓 甘草 薄荷
逍遙飲(《景岳全書》) 當歸 芍藥 熟地 棗仁 茯神 遠志 陳皮 炙甘草
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柴胡 白術 白芍藥 當歸 茯苓 炙甘草 薄荷 煨姜
通關散(《丹溪心法附余》) 牙皂 細辛
通關散(《醫(yī)宗金鑒》) 南星 牙皂 細辛 薄荷 半夏
通幽湯(《蘭室秘藏》) 生地 熟地 桃仁 紅花 當歸 炙甘草
通幽煎(《景岳全書》) 歸尾 紅花 山楂 香附 烏藥 青皮 木香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傷寒論》) 炙甘草 干姜 附子 豬膽汁
通脈四逆湯(《傷寒論》) 炙甘草 附子 干姜 蔥白
通竅活血湯(《醫(yī)林改錯》) 赤芍 川芎 桃仁 紅花 老蔥 生姜 紅棗 麝香 黃酒
通痹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中西醫(yī)診斷與治療》) 制馬錢子 白花蛇 人參 當歸 穿山甲
速效救心丸(《天津第六中藥廠》) 川芎 冰片等
速效救心丸(天津第六中藥廠) 川芎 冰片
鐵粉丸(《雜病源流犀燭》) 鐵粉 銀屑 黃連 苦參 石蜜 龍膽草 龍齒 牛黃 秦艽 丹皮 白蘚皮地骨皮 雷丸 犀角
鐵笛丸(經(jīng)驗方) 瓜蔞皮 貝母 桔梗 甘草 玄參 麥冬 鳳凰衣 茯苓 訶子 青果皮
香砂六君子湯(《時方歌括》) 木香 砂仁 陳皮半夏 黨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香砂和中湯(《仁術便覽》) 藿香 蒼術 砂仁 厚樸 陳皮 茯苓 半夏 香附 青皮 甘草 木香
香砂養(yǎng)胃丸(《萬病回春》) 白術 陳皮 茯苓 半夏 砂仁 香附 木香 枳實 肉豆蔻 藿香 厚樸 甘草
香砂枳術丸(《景岳全書》) 木香 砂仁 枳實 白術 香附 神曲 枳殼 陳皮 山楂 麥芽
香茸丸(《證治準繩》) 麝香 鹿茸 麋茸 蓯蓉 熟地 沉香 五味子 茯苓 龍骨
香臘軟膏(經(jīng)驗方) 香油 黃臘
香橘湯(《直指方》) 香附 半夏 橘紅 甘草
香藿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香薷 白扁豆 厚樸
- 網(wǎng)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心丸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眩飲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疔癰方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痔散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志圓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中湯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錠子眼藥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地芩飲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第三大腹子散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第三竹瀝湯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