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果部第 37 頁
芰實
「釋名」水栗、沙角(即通稱的菱角)。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解暑,解傷寒積熱,止消渴,解酒毒。
芡實
「釋名」雞頭、雁喙、雁頭、鴻頭、雞雍、卯、子、水流黃。
「氣味」甘、平、澀、無毒。
「主治」
1、小便頻數及遺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實、蓮子各二兩,共研為末。加蒸棗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鹽湯送下。此方名“四精丸”。
2、白濁。用芡實粉、白茯苓粉。化黃蠟和蜜作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鹽湯送下。此方甸“分清丸”。
石蜜
「釋名」白沙糖(即白糖)。
「氣味」甘、寒、冷利、無毒。
「主治」潤心肺燥熱,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氣,緩肝氣。
慈姑
「釋名」藉姑、水萍、河鳧茈、白地栗。苗名剪刀草、箭搭草。
「氣味」(根)苦、甘、微寒、無毒。
「主治」產后血悶、胞衣不下、石淋。
<< 上一頁 [31] [32] [33] [34] [35] [36] [37]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