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木部第 56 頁
紫荊
「釋名」紫珠。皮名肉紅、內消。
「氣味」(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1、癰疽發背,腫毒流注。用紫荊皮(炒)三兩、獨活(去節、炒)三兩、赤芍藥(炒)二兩、生白術一兩、木蠟(炒)一兩,共研為末,用蔥湯調熱敷涂患處,瘡不甚熱煮,用酒調敷;痛得厲害或筋不能伸,藥中再加乳香。
2、鶴膝風。用紫荊皮,水煎。飯前服。
3、痔瘡腫痛。用紫荊皮、水煎,飯前服。
4、產后諸淋。用紫荊皮五錢,半酒半水煎,溫服。
木槿
「釋名」櫬、日及、朝開暮落花、藩籬草、花奴玉蒸。
「氣味」甘、平、滑、無毒。
「主治」
1、赤白逅眄。用槿皮二兩,切細,用白酒一碗半,煎成一碗,空心服。
2、頭面錢癬。用槿樹皮研為末,醋調勻,隔水煮成膏敷涂患處。
3、牛皮癬。用川槿皮一兩、大風子仁十五個、半夏五錢(銼細),放在水二碗中浸露七宿,取出加輕粉少許,共研為末涂癬。有臭流出即愈。
4、痔瘡腫痛。用木槿皮或葉煎湯先熏后洗。
5、大腸脫肛。用木槿根煎湯,先熏洗后,以白礬、五倍子調敷。
6、噤口痢。用紅木槿花,去蒂,陰干為末,煎面餅二個,蘸末吃下。
7、風痰逆。用木槿花曬干,焙過,研為末。每服一、二匙,空心服,開水送下。白花更好。
8、黃水膿瘡。用木槿子燒存性,調豬骨髓涂搽。
<< 上一頁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