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木部第 50 頁
金櫻子
「釋名」刺梨子、山石榴、山雞頭子。
「氣味」酸、澀、平、無毒。
「主治」
1、活血強身。霜后摘取金櫻子果實,搗去刺,劈去核,以水淘洗后,再搗爛,放入大鍋水中熬煎。用得絕火。煎至水減半時,過濾,繼續熬煎成膏。每服一匙,用暖酒一碗調下。
2、補血益精。用金櫻子(去刺及子,焙過)四兩、縮砂二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3、久痢不止。用罌粟殼(醋炒)、金櫻子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在。每服五至七丸,陳皮煎湯化下。
4、癰腫。用金櫻子嫩葉搗極爛,加鹽少許涂腫處,留出瘡頭透氣。
5、刀傷出血。夏季采金櫻子葉,同桑葉、葉等分,陰干,研為末,敷傷處,血止口合。此方名“軍中一捻金”。
6、驅寸白蟲(按:即絳蟲)。用金櫻子根二兩,銼細,加糯米三十粒,注入水二升煎至五合,空心服,不久蟲即瀉下。
郁李
「釋名」車下李、爵李、雀梅、常棣。
「氣味」酸、平、無毒。
「主治」
1、小兒驚痰實,二便不通。用大黃(酒浸后炒過)、郁李仁(去皮,研為末)各一錢,滑石末一兩,一起搗和成丸子,如黍米大。二歲小兒服三丸,其他兒童根據情況加減,開水送下。
2、腫滿氣急,睡臥不得。用郁李仁一合,搗成末,和面作餅吃,吃下即可通便,氣泄出后即愈。
3、心腹脹滿,二便不通,氣急喘息,腳氣浮腫。用郁李仁十二分,搗爛,水磨取汁,薏苡三合,搗如粟大。一同煮粥吃下。
4、皮膚血汗。用郁李仁(去皮,研細)一錢,鵝梨搗汁調下。
<< 上一頁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