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常山湯第 8 頁
《圣濟總錄》卷八十八:常山湯
【處方】 常山1兩,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柴胡(去苗)1兩,甘草(炙銼)1兩,石膏(研)1兩,人參1兩,牽牛子(炒)1兩,干漆(炒令煙出)1兩,陳橘皮(去白焙干)1兩,大黃(銼,炒)1兩,當歸(切,焙)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虛勞潮熱,饑瘦減食,煩躁頰赤,夜多盜汗。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入小麥、竹葉,煎至7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全生指迷方》卷二:常山湯
【處方】 常山3兩,知母3兩,甘草(炙)3兩,麻黃(去節)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瘧疾,或寒己而熱,或熱巳而寒,或寒熱戰栗,頭痛如破,身體拘急,數欠,渴欲飲冷,或晬時而發,或間日而作,至期便發,發巳即如常,其脈自弦。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恒山湯”。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二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