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常山湯第 4 頁
方出《千金》卷十,名見《外臺》卷五:常山湯
【處方】 甘草1兩,蜀漆3兩,恒山4兩,石膏5兩,鱉甲4兩,香豉1升,梔子3-7枚,烏梅3-7枚,淡竹葉(切)2升。
【功能主治】心熱為瘧不止,或止后熱不歇,乍來乍去,令人煩心甚,欲飲清水,及寒多不甚熱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注意】忌生蔥、生菜、菘菜、人莧、海藻。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名見《外臺》卷五
《外臺》卷五引《救急方》:常山湯
【別名】 常山橘皮散、常山散
【處方】 常山8分,橘皮6分,牡蠣4分(熬),桂心2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瘧瘴癘,經百日或一年以上諸藥不能愈者。
【用法用量】 常山橘皮散(《圣濟總錄》卷三十六)、常山散(《普濟方》卷一九九)。
【注意】服藥后2日不得洗手面,7日忌食雜物,生蔥、生菜。唯藥用酒,余皆斷。
【摘錄】《外臺》卷五引《救急方》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