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赤茯苓丸第 7 頁
《圣惠》卷十三:赤茯苓丸
【處方】赤茯苓3分,鱉甲3分(涂醋,炙令黃,去裙襕),牛膝3分(去苗),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五味子3分,五加皮3分,桔梗3分(去蘆頭),柴胡3分(去苗),赤芍藥3分,桂心3分,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心中堅硬,兩脅脹滿,欲成結胸。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溫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三
《圣濟總錄》卷五十八:赤茯苓丸
【處方】赤茯苓1兩半(去黑皮),桑根白皮1兩半(銼),防己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木香1兩,郁李仁(湯浸,去皮,焙干)1兩(研)。
【制法】上藥前5味為細末,與郁李仁研勻,煉蜜和為劑,更于鐵臼內酥杵令勻熟,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患消渴,小便數,服止小便藥多,渴猶不止,小便復澀,兩肋連膀胱脹滿悶急,心胸煩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煎木通、棗湯送下,至晚再服。漸加至50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八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